[发明专利]涂布法制备氧化锆陶瓷刀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29311.6 | 申请日: | 201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1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刘诗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微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22 | 分类号: | C04B35/622;C04B35/634;C04B35/4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法制 氧化锆 陶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陶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涂布法制备氧化锆陶瓷刀的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刀已经广泛在欧美日等国家使用,由于当前制作陶瓷刀的工艺主要采用干压、等静压、注塑、或者凝胶注的方法成型,由于氧化锆是纳米级粉体,采用传统成型的方法容易产生坯体密度分布不均匀,排气不良从而导致烧结后的产品变形严重,内部气孔率高,从而产生容易断裂,强度下降等缺陷,由于内部晶体结构疏松,导致加工后刀刃锋利度差,同时传统方法制备陶瓷刀的厚度在1.6~3.0mm,该厚度大,用的原料多,笨重且不环保。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背景技术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内部结构均匀、气孔少、抗弯强度高、断裂韧性好、加工后刀刃锋利,厚度小,使用轻便的涂布法制备氧化锆陶瓷刀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涂布法制备氧化锆陶瓷刀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质量百分比为55~68%的氧化锆陶瓷粉、质量百分比为18~30%的有机溶剂、质量百分比为0.6~2.1%的分散剂、质量百分比为4.0~7.0%的粘结剂、质量百分比为3.0~7.0%的增塑剂;
将所述分散剂、20%质量的所述有机溶剂及所述氧化锆陶瓷粉放入球磨机内球磨6-24小时;然后将所述粘结剂、增塑剂及另外的80质量的所述有机溶剂加入至所述球磨机内球磨24-48小时;制备好的浆料在真空条件下脱泡,同时搅拌达到10000~20000mps后得到可涂布成型用的浆料;
将所述浆料流入传统流延成型机,制成厚度0.2~2.0mm的生坯,再经过模具冲切、12~30小时的低温排胶、12~24小时的1300~1500℃的高温烧结后得到氧化锆刀。
所述氧化锆陶瓷粉中含有稳定剂,其为3%mol的氧化钇。
所述有机溶剂采用二元共沸混合有机溶剂体系,如异丙醇和乙酸乙酯,两者质量比是1:3;或者是乙醇和丁酮的混合物,两者质量比是46:54。
此体系可提供良好的溶解特性,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不与粉料发生化学反应,同时制备的浆料无毒,成本低。
所述分散剂采用两种陶瓷分散剂,如蓖麻油和聚羧酸,两者质量比例是2~3:1;由于两者的分散性能不同,两种分散剂为成型工艺提供稳定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所述粘结剂采用两种粘结剂:分子链长和分子链短的两种不同的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其均为美国首诺公司生产,两者质量比例是1~3:1;两种粘结剂使用优化浆料黏度,流动性,增强坯体强度和粘接性等。
所述增塑剂采用两种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聚乙二醇(PEG),两者质量比=1~1.5:1;实验证明两种增塑剂制备的坯带不易开裂、柔韧性适中。
制成生坯后,可采用温等静压的方式保证其平整度,具体工艺是,将生坯放在平整模具中并装入薄膜袋,在-0.1Mpa的真空下塑封,放入等静压机,在60~70℃的温度下,以10~25Mpa压力均匀压制生坯,冷却后再取出,使生坯密度各向趋于均匀,从而保证烧结后氧化锆陶瓷刀的平整度;同时也可以采用多层叠加等静压成型来得到较厚的氧化锆陶瓷刀。
所述模具冲切和低温排胶具体包括:将经过上述处理的生坯通过切刀切成带状卷取,放入陈腐库陈腐24小时以上,经过冲压、切断制成需要的尺寸规格,再4~8片叠加后放入低温排胶炉内,以5~10℃/分钟的速度排胶,缓慢分解配方中加入的分散剂、粘结剂、增塑剂等,排胶需要的时间与生坯的尺寸成正比。
所述高温烧结具体包括:将低温排胶后的生坯再放入推板式电炉内,以3~5℃/分钟的速度升温,在1350~1500℃保温2~5小时后自然降温得到氧化锆陶瓷刀坯。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法是:
提供以下原料混合物:
直径为0.1~3.0um的含有3%mol Y2O3稳定剂的氧化锆粉料1000 kg、由质量比为1:3的异丙醇和乙酸乙酯组成的有机溶剂385kg、由质量比为1:1的蓖麻油和聚羧酸组成的分散剂30kg、由质量比为1:1的PVB--长链和PVB-短链组成的粘结剂75kg、由质量比为1:1的PVB--长链和PVB-短链组成的粘结剂75kg、由质量比为1.5:1的DBP和PEG组成的增塑剂48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微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微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93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肥料沤制装置
- 下一篇:粉煤灰质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