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用生蒸汽的蒸发提浓、结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9248.6 | 申请日: | 201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8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朱大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大春 |
主分类号: | B01D1/26 | 分类号: | B01D1/26;B01D9/02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0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用 蒸汽 蒸发 结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发提浓、结晶系统,包括无机或有机化学品溶液蒸发提浓、蒸发结晶、卤水制盐、海水淡化、污水处理等领域。
背景技术
已有蒸发技术大多为:通生蒸汽的多效蒸发技术、余热利用多效蒸发技术、有蒸汽初期启动的压缩蒸馏技术,这些蒸发技术都需要蒸汽或余热,蒸发温度较高,需要消耗大量化石燃料,在没有供热的地方难以实现。尽管很多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改造,技术经济水平得到改善,但上述各种蒸发装置的投资、能耗、运行费用等指标仍较高,且很少采用可再生能源,需要研究出更经济、更低碳的蒸发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不需要生蒸汽或其它加热介质的不用生蒸汽的蒸发提浓、结晶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不用生蒸汽的蒸发提浓、结晶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蒸发提浓装置;所述蒸发提浓装置包括一级无生蒸汽蒸发系统,一级无生蒸汽蒸发系统包括储液罐,储液罐设置在喷淋式蒸发器下方,循环液泵进口与储液罐连接、循环液泵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的循环液进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热循环液出口与喷淋式蒸发器的喷淋液进口连接;蒸汽压缩机的进口与喷淋式蒸发器的排汽口连接、蒸汽压缩机的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的进汽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的冷凝液出口与第二换热器的热冷凝液进口连接,第二换热器的冷凝液出口与蒸出液受槽连接,蒸出液受槽与蒸出液输送泵连接,蒸出液输送泵出口管送到界外;第一换热器的排气口与第三换热器的进气口连接,第三换热器的排气口直排大气或接管到界外;原料从界外送入第三换热器的冷原料入口,第三换热器的原料出口与第二换热器的原料入口连接,第二换热器的原料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的循环液进口的循环液管连接。
蒸发提浓装置是由多个一级无生蒸汽蒸发系统串联组成的多级无生蒸汽蒸发系统,或由多个一级无生蒸汽蒸发系统并联组成的多级无生蒸汽蒸发系统。
蒸发提浓装置后串联蒸发结晶装置;所述蒸发结晶装置包括结晶罐,结晶罐设置在喷淋式蒸发器下方,循环液泵进口与结晶罐侧口连接、循环液泵出口与Ⅰ号换热器的循环液进口连,Ⅰ号换热器的热循环液出口与喷淋式蒸发器喷淋液进口连;蒸汽压缩机进口与喷淋式蒸发器排汽口连,蒸汽压缩机出口与Ⅰ号换热器的进汽口连,Ⅰ号换热器的冷凝液出口与Ⅱ号换热器的热冷凝液进口连,Ⅱ号换热器的冷凝液出口与蒸出液受槽连,蒸出液受槽与蒸出液输送泵连,蒸出液泵出口管送到界外;Ⅰ号换热器的排气口与Ⅲ号换热器的进气口连,Ⅲ号换热器的排气口直排大气或接管到界外;原料从界外送入Ⅲ号换热器的冷原料入口,Ⅲ号换热器的原料出口与Ⅱ号换热器的原料入口连,Ⅱ号换热器的原料出口与Ⅰ号换热器的循环液进口的循环液管连;采晶泵进口与结晶罐下口连,采晶泵出口与旋液分离器进口连,旋液分离器下口与晶泥高位槽连,旋液分离器出液口与Ⅰ号换热器的进口管连;离心机加料口与晶泥高位槽下口连,母液槽与离心机出液口连,母液泵进口与母液槽连,母液泵出口与Ⅰ号换热器的进口管连。
蒸发结晶由多级串联组成。
本发明结构合理,不需要蒸汽或余热,不需要循环水冷却装置,可全部采用风电、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可以不产生碳排放;各种生产线可以露天布置也可以室内布置,投资和能耗低,运行管理方便,综合成本低。
对于年产50万吨精制盐的卤水制盐装置,每吨折百精制盐生产成本在100元左右,仅为现有多效蒸发生产成本的一半左右。并且,每天可生产4600吨准纯净水。
对于日产2000吨淡化水、75吨盐的海水淡化装置,按网电计电价,不记盐的价值,每吨淡水生产成本16元左右;盐按250元/吨计算,每吨淡水生产成本12元左右。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大春,未经朱大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92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布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云芝配方护肝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