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附有机物后的活性炭的再生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28793.3 | 申请日: | 201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5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平;李小豹;郭俊元;曾光明;罗胜联;严森;吕黎;张其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34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 有机物 活性炭 再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活性炭再生技术,尤其涉及了一种吸附有机物后的活性炭的再生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炭因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而拥有强大的吸附能力,性质稳定,不溶于水及有机溶剂,能耐酸、碱,并可经受水湿、高温和高压的作用。以上诸多优点使得活性炭作为一种重要的吸附剂和催化剂载体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活性炭消耗量的迅速上升,如何对废活性炭进行有效的再生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废活性炭是指用于废水处理,使用一段时间后,吸附能力下降或者完全丧失的活性炭。事实证明经过适当的再生处理,废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可以部分甚至完全恢复。因此废活性炭如不经再生而直接丢弃,必将造成二次污染和资源的严重浪费。活性炭的再生就是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在不破坏其原有结构的前提下,去除吸附于活性炭上的吸附质,恢复其吸附性能,以便重复使用的过程。
目前用于活性炭再生的方法主要有有热再生法、生物再生法、微波辐射再生法、电化学再生法等,其中热再生发是目前应用最多、工业上最成熟的活性炭再生法,但热再生法存在耗能大、炭损失大、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无需预处理,再生过程中活性炭损失量少,避免了再生过程的二次污染的吸附有机物后的活性炭的再生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吸附有机物后的活性炭的再生方法,方法如下:
a.将硫酸亚铁溶液加入到盛有未经干燥的废活性炭的容器中;
b.用硫酸溶液调节硫酸亚铁溶液pH =2-4;
c.快速加入双氧水到盛有硫酸亚铁和废活性碳的容器中;
d. 快速将容器搅拌,反应30-120min;
e. 搅拌后沉淀,排出上清液,即可得到再生后的活性炭。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c中容器中废活性炭:硫酸亚铁:双氧水=1.0g:(0.3-1.2)mmol:(6-24)mmol。
作为优选,所述的搅拌过程中控制温度为50℃;搅拌速率为200r/min。
作为优选,所述的双氧水为30%双氧水。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是直接对收集来未经干燥的废活性炭进行的Fenton试剂再生法,不需要进行预处理。加入Fenton试剂再生,能将吸附于活性炭中的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而对活性炭表面结构影响不大,从而恢复活性炭的吸附性能,达到再生活性炭的目的。
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再生过程中活性炭损失量少,Fenton试剂能彻底氧化分解活性炭中吸附的有机物,有效避免了再生过程的二次污染,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另外,该方法可用于多次连续再生活性炭,提高了活性炭的利用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吸附有机物后的活性炭的再生方法,方法如下:
a.将6mmol/L硫酸亚铁溶液(100 ml)加入到盛有未经干燥的废活性炭的碘量瓶中;
b.用1 mol/L硫酸溶液调节硫酸亚铁溶液pH =3;
c.快速加入12mmol双氧水到盛有硫酸亚铁和废活性碳的碘量瓶中;
d.快速将碘量瓶放入到恒温摇床中震荡,摇床恒温为50℃,摇床转速设定为200r/min,震荡反应70min;
e.取出碘量瓶,小心倾出上清液,即可得到再生后的活性炭。
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再生活性炭和新鲜活性炭吸附后废水的COD,然后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再生率。
活性炭再生率=(再生活性炭对废水COD的去除率/新鲜活性炭对废水COD的去除率)×100%。得出活性炭的再生率可达82%。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未经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87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