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作流队列服务器、工作流调度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8206.0 | 申请日: | 2012-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1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孙刚;高昊江;谭宜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北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F17/30;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杜祎程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作流 队列 服务器 调度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作流任务调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作流队列服务器、工作流调度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任务调度是高并发工作流系统的关键技术,直接影响到大型流程管理系统的可用性。传统的工作流任务队列只对任务队列进行一次散列,一般形成一个不同机构和不同任务类型混杂的任务列表。
这种任务调度方法存在下述不足:
1)客户端连接到队列服务后,在请求任务时,队列服务还要在一个二维数据表里查询任务并排序,然后再把计算结果返回给客户端,计算开销较大,响应时间比较长,客户体验不好;
2)队列服务也是按照机构和任务类型两个维度从数据库查询任务,对数据库的索引开销也较大,查询复杂度也高,在大并发下访问下,数据库系统压力过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工作流队列服务器、一种工作流调度系统和一种工作流调度方法,能够减轻数据库的访问压力,降低数据库索引空间占用,提高客户端的响应速度。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包括一种工作流队列服务器,用于存储一个或一个以上机构的任务,定期从数据库中装载符合所述机构条件的任务,当所述工作流队列服务器收到客户端请求时将存储的符合请求条件的任务返回给所述客户 端。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流队列服务器将存储的任务按机构和任务类型散列在不同任务队列中,所述工作流队列服务器对各所述任务队列中的任务按照任务优先级从高到低排序,所述工作流队列服务器所散列的队列的个数等于该工作流队列服务器所属机构数与任务类型数的乘积。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工作流调度系统,包括工作流队列服务器布告板和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工作流队列服务器,每个机构最多对应一个所述工作流队列服务器,所述工作流队列服务器布告板用于发布系统中工作流队列服务器的信息,所述信息包括工作流队列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和所述工作流队列服务器对应的机构信息,使得所述系统能将作业任务按照任务所属机构散列到多个所述工作流队列服务器。
进一步地,各客户端应用系统均具有所属机构,均通过所述工作流队列服务器布告板查找所属机构对应的工作流队列服务器信息,然后通过查找到的工作流队列服务器调用任务。
进一步地,各所述客户端均维护一个到该客户端的所述所属机构的工作流队列服务器的连接池,用于减少连接开销。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流队列服务器收到客户端请求后根据请求的机构和任务类型将所述机构和类型的任务队列中的最优先任务返回所述客户端。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工作流调度方法,包括:
S1、启动各个工作流队列服务器;
S2、各工作流队列服务器定期从数据库中装载对应机构的任务到本地;
S3、客户端连接一个工作流队列服务器;
S4、所述客户端请求调用所述工作流队列服务器中的任务;
S5、所述工作流队列服务器将符合请求条件的最优先的任务返回给所述客户端。
进一步地,所述各工作流队列服务器均为本发明所述的工作流队列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包括,所述工作流队列服务器收到所述客户端请求后根据请求的机构和任务类型将所述机构和所述类型的任务队列中的最优先任务返回所述客户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具体为,客户端通过查询工作流队列服务器布告板查找所述工作流队列服务器地址,通过所述地址连接所述工作流队列服务器,其中所述工作流队列服务器布告板是存储在数据库中或每个工作流队列服务器中的数据表或文件,用于记录各个工作流队列服务器的信息,所述信息包括队列服务器的地址信息。本发明有益技术效果是把工作流中大部分任务检索的计算从数据库转移到一个或多个服务器中,减轻了数据库的访问压力,降低了数据库索引空间占用,而且提高了客户端的响应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工作流调度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机构业务独立情况下的工作流调度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工作流调度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北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北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82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电子构造数据管理中外部数据的集成
- 下一篇:叠层聚酯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