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疗致血痹动物模型建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6445.2 | 申请日: | 201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3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霍介格;胡莹;曹鹏;王小宁;胡春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282 | 分类号: | A61K31/2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疗 致血痹 动物 模型 建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研究领域,涉及一种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即一种建立化疗致血痹动物模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血痹病名出自《灵枢·九针论》。邪入血分而成的痹症。由气血虚弱,当风睡卧,或因劳汗出,风邪乘虚侵入,使血气闭阻不通所致。《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答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诸病源候论》卷一:“血痹者,由体虚邪入于阴经故也。血为阴,邪入于血而痹,故为血痹也。”证见身体不仁,肢节疼痛,脉微涩,尺脉小紧等。治宜益气和营,通阳行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汤、防风散等方。后世医家宗“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之思想,临床在中医辨证以麻木、疼痛为主症的神经科疾病时均有研究,且易与常说的痹证相统一。
铂类药物导致的外周感觉神经毒性具有遇冷空气或冰物刺激加重的特点,符合中医恶性肿瘤始于癌毒内生,根本源于正气不足,本虚标实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化疗药物乃大毒之品,往往有虚虚之弊,伤及人之阳气,造成元阳亏损,温煦不足,推动无力,阳气不能达于四末,阴血内虚不能充盈血脉,故遇寒则营血凝滞,遂出现手足麻木或疼痛。且故本病病机为正气不足,寒凝络脉,筋脉失养。属于“血痹”。
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是第3代铂类抗肿瘤药物,继顺铂、卡铂之后,目前作为胃肠道肿瘤化疗方案的基础用药之一。奥沙利铂有着高效、低毒的特性,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但该药有一定的副作用,主要靶器官在骨髓、外周神经及胃肠道。其治疗中所产生的外周感觉神经毒(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较为明显,可累及感觉神经末梢,故限制了奥沙利铂临床疗效的进一步发挥。初始时主要表现为肢体感觉障碍持续不退,随后可出现震荡感受降低、本体感受迟钝、精细分辨力减退、书写及扣钮扣等精细动作有困难等表现。但其与急性神经毒性不同,症状在冷刺激后不会加重。累积用药剂量越多,感觉障碍持续时间越长,故严重的神经毒性反应常常使患者面临减低化疗药物剂量甚至停药的困境,同时对患者的心理、生理和生活质量都可能产生损害。因此如何预防和减轻OXA的神经毒性已引起广泛关注。
现奥沙利铂的慢性外周神经毒性机制尚不明确,可能的机制为:脊神经后根神经节损伤,轴突神经病变,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生长因子表达下调等。考虑到临床上奥沙利铂致慢性神经毒性的临床表现等事实,辩证后与血痹表现一致,使发明人想到建立化疗致血痹动物模型。正是基于上述事实和思路,本发明人考虑设计化疗致血痹的动物模型来研究其发生的机理,试图为临床防治化疗致血痹和研究其发病机理及化疗致血痹的临床药理试验提供理论依据。
对于化疗致血痹建立,人们也进行过不少的探索。人们曾用WISTAR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奥沙利铂20mg/kg或36mg/kg观察0、12 h,1、2、3、7d的DRG变化,采用雄性昆明小鼠腹腔注射奥沙利铂3mg/kg的方法制备神经病理性痛模型,但都基于奥沙利铂的急性外周神经毒性的模型建立,造成的神经毒性有一定自限性,可及时缓解。因此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化疗致血痹的动物模型。
基于以上现有技术和本发明人临床发现,模拟临床用药,反复多次使用奥沙利铂致一定剂量累积后,可建立化疗致血痹的模型,为探讨化疗致血痹的病理机制、研究治疗方法奠定基础、提供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立化疗致血痹动物模型的方法,雌性WISTAR大鼠,腹腔注射给药奥沙利铂。在每周给药后24h观察并检测相关指标,进行模型筛选。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筛选化疗致血痹动物模型的方法,采用行为学测试评估小鼠的机械性痛觉超敏。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采用von Frey纤维细丝观察机械性缩足阈值(MWT)。
本发明我们选择大鼠作为实验对象,一方面基于大鼠实验较为方便,生理特性与人类也较相似,另外由于大鼠感觉较灵敏,做刺激研究、条件反射等实验反应良好,因此只要23天就可逐渐造成外周神经系统的损伤。从本实验结果来看,23天间MWT值逐渐下降,基本造模成功。
化疗致血痹的动物模型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这主要是由于缺少理想的评价外周神经障碍的指标,使化疗致血痹动物模型难以建立,从而限制了其发展。发明人在实验中发现,MWT指标较为客观,有效的反映出外周神经的微小变化,可以作为评价模型外周神经毒性的理想指标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未经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64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