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减少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气泡的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24152.0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1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启章;黄伟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高微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86 | 分类号: | C04B41/8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 |
地址: | 517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玻璃 陶瓷 复合板 气泡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板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减少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气泡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也称复合微晶石,复合微晶石是将微晶玻璃复合在陶瓷玻化砖表面层约3-5mm的新型复合板材,经二次烧结而成,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厚度在13-18mm,光泽度>95。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是目前建筑陶瓷领域中的高新技术产品,其具有晶莹剔透、雍容华贵、自然生长而又变化奇异的仿石纹理、色彩鲜明的外观装饰效果,以及不受污染、易于清洗、内在优良的物化性能,另外,还具有比石材更强的耐风化性、耐气候性,因而受到高端建材市场的青睐。
目前,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的生产工艺为:在已经进行素烧后的釉面砖坯上洒上透明熔块后,再洒上一层固定液,以保证洒在砖坯上的透明熔块固定在砖坯上。这层固定液成分多为一定溶度的聚乙烯醇或改性纤维素类等有机物,一般在250~500度之间就会炭化,失去粘结固定作用,影响熔块在砖坯上的烧结,流平。而熔块颗粒之间,无论使用适合于生产的颗粒度匹配再合理,也会存在大量的空隙,在整个烧结、流平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来不及排出,或排出过快,难以在生产中进行控制。在烧成进行抛光后,砖面就会产生大量大小不一的针孔,目视可见,且熔块层会目视到大量的气泡,严重影响产品的美观与防污性能。
由此可见,如何在熔块烧结过程中排除气泡,是本领域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微晶玻璃复合板气泡的生产工艺,减少得到的产品的针孔及气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减少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气泡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在砖坯上铺洒釉料;
2)按照预先设计的图案进行印花;
3)对印花图案进行一次烧成,固定在砖坯上;
4)然后洒上熔块以及固定液;
5)再进行二次烧成;
6)然后进行后处理;
其中,固定液为含有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碳酸盐溶液、硫酸盐溶液、醋酸盐溶液、氯化物溶液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固定液中,金属化合物与水的溶度比为1∶(20~800)。
优选地,所述固定液为碳酸盐溶液、硫酸盐溶液、醋酸盐溶液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固定液为碳酸盐溶液、硫酸盐溶液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固定液为碳酸盐溶液、醋酸盐溶液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固定液为硫酸盐溶液、醋酸盐溶液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固定液为碳酸盐溶液、硫酸盐溶液、醋酸盐溶液、氯化物溶液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固定液为碳酸盐溶液、氯化物溶液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固定液为醋酸盐溶液、氯化物溶液的混合物。
优选地,固定液中,金属化合物与水的溶度比为1∶(30~700)。
优选地,固定液中,金属化合物与水的溶度比为1∶(100~5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可减少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气泡的生产工艺,由于在洒上熔块后又洒了固定液,固定液为含有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碳酸盐溶液、硫酸盐溶液、醋酸盐溶液、氯化物溶液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该固定液能在熔块烧结、流平过程中产生促进排泡或或者压制排泡的作用,使得在烧成、抛光后,得到的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表面无针孔,且熔块层目视无气泡,产品更加美观,防污性能大大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可减少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气泡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施釉
在砖坯上,铺洒釉料;
2、印花
施釉之后就是印花,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印花图案进行印制即可;
3、一次烧成
印花之后需要对印花图案进行烧成,烧成固定在砖坯上;
4、洒上熔块及固定液
在烧成后的砖坯上洒上熔块以及固定液,这里的熔块主要是指透明玻璃熔块;
5、二次烧成
本步骤的烧成是将透明玻璃熔块熔化,均匀分布于砖坯上,进行二次烧成。
6、抛光、打磨、切边
此步骤为后处理步骤;
其中,固定液为含有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碳酸盐溶液、硫酸盐溶液、醋酸盐溶液或氯化物溶液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固定液中金属化合物与水的溶度比为1∶(20~8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高微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高微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41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