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平转换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23210.8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0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甘勇刚;张世桐;咸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三华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175 | 分类号: | H03K19/017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卫东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平 转换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及信号整形与驱动技术,具体涉及信号的电平转换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平转换、反相、延时功能一般分别由几个集成电路构成,成本高,线路也复杂,在很多低成本的应用中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常用的分立元件搭配成将电平转换、反相、延时这3个功能集于一体的电平转换电路,以低成本的方式完成这3个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本电平转换电路,设有输入端与输出端,包括三极管Q8、三极管Q4、三极管Q7、电容C1、第一充电电路、电容C2、第二充电电路以及二极管Q6;三极管Q8基极经电阻R2与输入端连接,集电极经二极管Q6与输出端连接;电容C2给三极管Q7提供导通电压,三极管Q7集电极与三极管Q4基极连接,第二充电电路连接在三极管Q8基极与电容C2之间;电容C1经第一充电电路与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充电电路包括相串联的电阻R1和二极管Q5。
所述第二充电电路包括相串联的电阻R12和二极管Q2。
所述三极管Q8的集电极经电阻R4与供电电源连接。
所述三极管Q7集电极经电阻R6与三极管Q4基极连接。
所述三极管Q7基极设有相串联的偏置电阻R11、偏置电阻R13,偏置电阻R11与偏置电阻R13的串联节点与三极管Q7基极连接。
所述偏置电阻R11、偏置电阻R13串联后的两端与电容C2并联。
所述第二充电电路与电容C2的连接节点与输出端之间设有回差电阻R10。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具有电平转换、反相功能:当输入端的脉冲驱动信号从高电平跳变为低电平时,本发明能快速将其转换为高电平,经输出端输出;当输入端的脉冲驱动信号从低电平跳变为高电平时,本发明能快速将其转换为低电平,经输出端输出。
2、在电平转换、反相的同时,电路的延迟时间在200nS-2uS范围内,且延迟时间可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设有输入端input和输出端output,具体包括三极管Q8、三极管Q4、三极管Q7、电容C1、第一充电电路、电容C2、第二充电电路以及二极管Q6;三极管Q8基极经电阻R2与输入端连接,集电极经二极管Q6与输出端连接,集电极还经电阻R4与供电电源连接。三极管Q7集电极经电阻R6与三极管Q4基极连接,第二充电电路连接在三极管Q8基极与电容C2之间;电容C1经第一充电电路与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输出端连接。
其中,第一充电电路包括相串联的电阻R1和二极管Q5。第二充电电路包括相串联的电阻R12和二极管Q2。第二充电电路与电容C2的连接节点与输出端之间设有回差电阻R10。
电容C2给三极管Q7提供导通电压。三极管Q7基极设有相串联的偏置电阻R11、偏置电阻R13,偏置电阻R11与偏置电阻R13的串联节点与三极管Q7基极连接。偏置电阻R11、偏置电阻R13串联后的两端与电容C2并联。
本发明电路工作原理如下:
1、脉冲驱动信号经电阻R2从输入端input输入,当脉冲驱动信号跳变为高电平时,电容C1电压为高,经二极管Q5向三极管Q4的基极输出电流,抬升三极管Q4的基极电位,使三极管Q4管被迫关闭;同时当脉冲驱动信号跳变为高电平时,经电阻R2向三极管Q8基极输出电流,三极管Q8导通,经二极管Q6向输出端output输出电流,使输出端电位迅猛降到低电平,即完成了输入为高、输出为低的电平转换,即反相功能。
2、当脉冲驱动信号由高电平跳变为低电平时,电容C1经二极管Q5、电阻R1充电,同时可靠截止二极管Q5对三极管Q4基极的输出电流。并且当脉冲驱动信号由高电平跳变为低电平时,电阻R2拉低三极管Q8基极电位,三极管Q8截止,三极管Q8集电极电位由电阻R4拉高;当三极管Q8基极电位抬高经二极管Q2、电阻R12向电容C2充电,电容C2电位逐渐升高,电容C2电位升高经电阻R11、电阻R13分压后达到三极管Q7的导通电压,三极管Q7导通后经电阻R6分流三极管Q4电流,此时三极管Q4导通,输出端output输出为高,电阻R10是回差电阻。完成了输入为低、输出为高的电平转换,即反相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三华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惠州三华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32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正极活性物质的评价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海洋设施防污的防污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