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粒径油包水纳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1474.X | 申请日: | 201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6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康;袁俊秀;徐冬梅;朱魁;杨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F3/08 | 分类号: | B01F3/08;B01F13/08;C09K8/5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004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粒径 油包水 纳米 乳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小粒径油包水纳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乳液可定义为一种乳液类型,其中分散/不连续相的平均液滴尺寸小于1000nm,连续相和分散/不连续相的组分必须足够不相混溶,使得能形成各自的相,这些乳液包括非极性相(通常称为油相)、极性相(通常含水且称之为水性相或水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根据制备方法,可能有窄的液滴尺寸分布。
通常存在着两种制备纳米乳液的方法。第一种最常见的方法是在高压下使用高压均质器进行制备,先是粗乳液的制备,通常按照工艺配比将油、水、表面活性剂及其他稳定剂成分混合,利用搅拌器得到一定粒度分布的常规乳液,然后利用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均质机或超声波与高压均质机联用对粗乳液进行特定条件下的均质处理得到纳米乳液,该法只适合小批量制备,且设备昂贵;第二种方法是相转变法,即在恒定组成的条件下,调节温度到目标乳化体系,然后快速冷却,即可制得纳米乳液,该法最大的不足就是制备过程中的升降温使得该方法的能耗较高。
纳米乳液与普通乳液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根本的区别:(1)普通乳液的形成一般需要外界提供能量,如需搅拌、超声波振荡等处理才能形成,而纳米乳液则自动形成,无需外界提供能量;(2)普通乳液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存放过程中会发生聚结而最终分离成油、水相,而纳米乳液是热力学稳定体系,不会发生聚结,即使在超离心作用下出现暂时分层,一旦取消离心力场,分层现象立即消失,又自动恢复到原来的稳定体系。
纳米乳液与普通乳液相比液滴粒径小、分散均匀,有一定的动力学稳定性,其集中应用在一些高附加值领域,如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纳米乳液在石油开采,特别是针对地层孔道细小的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方面,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目前,固体纳米聚硅粉体在油田降压注水方面已经有着成功的应用,但低渗透油藏地层孔道细小的特点要求所用纳米聚硅粉体粒径小且均匀,因为大粒径的颗粒容易堵塞低渗透油藏地层孔道,造成注水困难。目前还没有纳米乳液用于油田注水方面的报道,但纳米乳液具有的粒径小、分散均匀的特性使得其在注水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一方面小且分布均匀的粒径可以避免堵塞低渗透油藏地层孔道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纳米乳液的纳米特性还可以降低体系在地层孔道中流动阻力,防止粘土的水化膨胀,有利于油田注水的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粒径油包水纳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小粒径油包水纳米乳液,该纳米乳液包含以下几种组分,重量分数为30%-55%的烷烃作为油相,重量分数为30%-45%的乳化剂,乳化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其余部分为水。
所述制备方法是:在5-40℃下,首先将油相和乳化剂通过磁力搅拌器,以100-50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均匀,再向体系中滴加水,同时保持100-50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5-60min,即可得到外观透明,水滴直径小于20nm的油包水纳米乳液。
所述烷烃是正构烷烃与异构烷烃的混合物或直链烷烃,所述乳化剂是由作为主表面活性剂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醚脂肪醇和作为助表面活性剂的低碳醇混合而成,其中聚氧乙烯醚脂肪醇与低碳醇的重量比为12:1至1:1;
所述直链烷烃为己烷、庚烷、辛烷、癸烷、正十二烷、正十四烷正十六烷,所述正构烷烃与异构烷烃混合物是液体石蜡或白油。
所述作为主表面活性剂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醚脂肪醇的结构为R-(O-C-C)x-OH,其中R为碳数为12-15的直链烷基,x为2-11;所述作为助表面活性剂的低碳醇为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仲丁醇、叔丁醇、1-戊醇、2-戊醇、3-戊醇、2-甲基-1-丁醇、2-甲基-2-丁醇、3-甲基-2-丁醇、3-甲基-1-丁醇、2,2-二甲基-1-丙醇、1-己醇、2-己醇、3-己醇、4-甲基-2-戊醇、正庚醇、正辛醇及其混合物。
本发明制备的油包水纳米乳液,其制备方法简单,所制的纳米乳液具有粒径小、粒径分布窄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14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