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热风炉废气充压装置以及充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20640.4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9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季益龙;吉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9/00 | 分类号: | C21B9/00;C21B9/10;C21B9/1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热风炉 废气 装置 以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气充压装置以及充压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炉热风炉废气充压装置以及充压方法,主要是实现热风炉系统在换炉过程中,利用废气阀和废气总管对将要送风的热风炉进行充压的方法,属于热风炉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大高炉热风炉系统基本都采用四座热风炉,两座热风炉并联送风的形式,即两座热风炉并联向高炉送风,当到设定的换炉条件时,按事先设定的换炉顺序,启用下一座热风炉进行送风,当该座热风炉送风完成后,关闭前面送风的两座热风炉中按程序设定需要停止送风的热风炉,该座热风炉进行烧炉状态。在这个换炉过程中,因为高炉鼓风机送风风量是一定的,所以在换炉过程中受三座高炉压力平衡的关系,导致一部分风量不能进入高炉内,相当于原来所有的送风量全部进入高炉内部,现在一部分风量被送入准备送风的热风炉进行压力平衡了,该结果类似于高炉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减风一次,这样的情况对高炉的冶炼非常不利,其次容易导致高炉系统的压力产生波动,热风风量大量的损失,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方法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炉热风炉废气充压装置以及充压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高炉在换炉过程中,使高炉的送风量损失尽可能的减少。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炉热风炉废气充压装置及方法,这种充压方法能保证在充压过程中,送入高炉内的风量损失降到最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炉热风炉废气充压装置,包括炉体,炉体的一端连接鼓风总管、废气总管和烟气总管,炉体的另一端连接有空气总管、煤气总管和通往高炉的热风总管,所述鼓风总管上设置有冷风阀,在鼓风总管上还设置有与冷风阀并列的充气阀,热风总管上设置有热风阀,所述烟气总管上设置有烟道阀,废气总管上设置有废气阀,煤气总管上设置有煤气切断阀和煤气燃烧阀,空气总管上设置有空气切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总管上还设置有废气总管切断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废气总管上还设置有与废气总管切断阀并联的废气总管旁通阀。设置两个阀的作用是防止一个阀出现故障,另一个阀可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为生产的正常进行提供保障。
热风炉的状态主要有三种:燃烧、焖炉和送风。热风炉一般有9个阀门,不包括空气调节阀、煤气调节阀和其他混合气体切断阀,分别为:两个烟道阀、一个废气阀、冷风阀、充压阀、热风阀、空气切断阀、煤气燃烧阀、煤气切断阀,正常送风状态为:除了冷风阀和热风阀打开,其他阀门都关闭,类似于把高炉汽机送出的高压风量通过冷风阀进入热风炉,置换出被热风炉燃烧的高温气体,通过热风阀送入高炉本体,保证高炉的冶炼。所谓并联送风就是两座热风炉同时向高炉供热风;所谓燃烧就是打开空气切断阀,打开煤气切断阀,在通过调节阀控制好流量后,打开煤气燃烧阀,进行空气和煤气的混合燃烧。燃烧的废气通过两个烟道阀排入烟气总管,从焖炉状态转为燃烧时,炉内压力非常高,烟道阀直径也特别粗大,如果直接开烟道阀,需要非常大的力矩才能打开烟道阀,因此通常利用并联在烟道阀旁的一个直径比较小的废气阀先打开,进行放散,平衡热风炉内的压力,在压力降到一定设定值时再打开烟道阀,就非常容易了。所谓焖炉就是在热风炉在燃烧完成等待送风前或者送风完成,将要进行燃烧前,把所有的阀门进行关闭,就是焖炉。
热风炉换炉的换炉过程,按照两烧两送即为四座热风炉,实现并联送风的形式,两座热风炉在送风,两座热风炉在烧炉,其并联送风过程一般为:1号热风炉、2号热风炉送风,当换炉条件满足后转为2号热风炉、3号热风炉送风,当换炉条件满足后再转为3号热风炉、4号热风炉送风,当换炉条件满足后再转为4号热风炉、1号热风炉送风,当换炉条件满足后再转为1号热风炉、2号热风炉送风,依次自动循环运行下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06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棉涤的反光印花工艺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吸光防水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