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二次电池非水电解液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220140.0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3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锦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6 | 分类号: | H01M10/0566;H01M10/0569;H01M10/056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刘懿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水电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电解液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非水电解液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可充电电池),包含可通过充电而再生的活性物质。当二次电池所产生的能量降低至最佳效率以下时,可将它们以许多方式中的任何一种进行再充电。基于电池的化学组成,可将可充电电池细分为两个主要类别,即碱性二次电池和锂二次电池。
近年来,伴随携带电话、笔记本个人电脑、PDA等移动信息终端的多功能化,对于作为其驱动电源的电池要求进一步的高容量化、 高能量密度化以及充放电快速化。以锂离子二次电池为代表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容量高,因此被作为如上所述的移动信息终端的驱动电源广泛利用。而非水电解液是决定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容量和充放电性能的重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容量以及充放电速度的非水电解液的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液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准备非水溶剂:将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和碳酸甲乙酯以体积比20-30∶20-30∶60-40在25℃-30℃的温度下混合,得到非水溶剂;
步骤2,准备电解质:将LiPF6、LiF、LiCl以质量比60-40:30-20:30-10的比例制成混合物,将作为电解质;其中,所述电解质还包括能够溶解在所述溶剂中的有机酸钡盐,所述有机酸钡盐占电解质的重量百分比为5%;
步骤3,将上述电解质在室温下溶解在上述非水溶剂中,得到浓度达到1.2-1.5摩尔/升的电解液,然后并将得到的电解液浸透在由聚乙烯、聚丙烯、芳香族聚酰胺树脂、酰亚胺、 聚苯硫醚、聚酰亚胺等构成的无纺布或微细多孔膜中。
其中所述有机钡盐为草酸钡或乙酸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改良后的电解质和非水溶剂配方,提高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的高速充放电特性、容量以及能量密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将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和碳酸甲乙酯(MEC)以体积比30∶30∶40在30℃的温度下充分搅拌,得到非水溶剂;将LiPF6、LiF、LiCl以质量比60:30:10的比例混合、研磨,搅拌均匀,并在搅拌的过程中添加5%重量的草酸钡粉末,制成固体混合物;将上述固体混合倒入上述非水溶剂中,在室温下充分搅拌,得到浓度达到1.5摩尔/升的电解液,然后将得到的电解液浸透在由聚酰亚胺制成的微细多孔膜中。
实施例二:
将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和碳酸甲乙酯(MEC)以体积比20∶20∶60在25℃的温度下充分搅拌,得到非水溶剂;将LiPF6、LiF、LiCl以质量比40:30:30的比例混合、研磨;搅拌均匀,并在搅拌的过程中添加5%重量的乙酸钡粉末,制成固体混合物;将上述固体混合倒入上述非水溶剂中,在室温下充分搅拌,得到浓度达到1.2摩尔/升的电解液,然后将得到的电解液浸透在由聚乙烯制成的无纺布中。
效果:
将上述实施例制备电解液应用到锂离子二次电池中,测试得到的参数如下:
表1,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电解液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锦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锦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01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