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的附接与拆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18573.2 | 申请日: | 201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8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刘致万;沈周爕;朴龙奎;张雄圣;金允河;朴准奭;崔雄喆;郑在一;金元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特克斯产品有限公司;国民大学校产学协力团;韩国航空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
主分类号: | B60S5/06 | 分类号: | B60S5/06;B60K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余朦;杨莘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动 车辆 电池 拆卸 装置 | ||
1.电动车辆电池附接/拆卸装置,包括:
电池安装单元,形成于电动车辆上并且适于可拆卸地安装电池;
装载器,具有多个电池座,每个电池座适于可拆卸地安装充满电的电池,所述充满电的电池将由安装在所述电池安装单元上的电池更换;以及
电池附接/拆卸单元,适于通过移动装置沿X轴、Y轴和Z轴在所述电池安装单元与所述电池座之间移动,拆卸安装在所述电池安装单元或所述电池座上的电池,以及在所述电池座或所述电池安装单元上更换/安装电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电池附接/拆卸装置,其中,所述电池具有:耦合孔,形成于拐角附近;上表面切口,分别形成于两个侧部上,每个上表面切口具有在从底部起的预定高度处形成的接合突出;以及下表面切口,分别形成于前部和后部上,每个下表面切口具有在从顶部起的预定高度处形成的接合突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辆电池附接/拆卸装置,其中,所述电池安装单元包括:
底部,具有预定面积从而使所述电池就位且支撑在所述底部上;
耦合凸起,在垂直于所述底部的方向延伸预定长度,所述耦合凸起与所述电池的所述耦合孔定位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及
抓取保持器,适于通过弹力与所述电池的所述上表面切口的接合突出接合或脱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辆电池附接/拆卸装置,其中,所述抓取保持器适于通过弹性部件以向前/向后方向进行铰接旋转,所述抓取保持器具有:
台阶式部分,被形成为分别与在所述电池的所述上表面切口上形成的接合突出水平接合;以及
倾斜表面部分,被形成为从各个台阶式部分的内端面以向外的方向向上倾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电池附接/拆卸装置,其中,所述移动装置包括:
一对固定导轨,水平地安装在所述装载器上;
可变导轨,垂直地安装在所述固定导轨上并适于沿X轴或Y轴水平移动;以及
可移动轨,适于相对于所述可变导轨沿Y轴或X轴水平移动以及沿Z轴竖直移动,所述电池附接/拆卸单元安装在所述可移动轨的下端。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辆电池附接/拆卸装置,其中,所述电池附接/拆卸单元安装在所述移动装置上以能够沿X轴、Y轴和Z轴移动,所述电池附接/拆卸单元包括:
主单元,具有与所述电池相符的形状和尺寸;
抓取单元,分别形成于所述主单元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上,并响应于电信号进行水平和竖直铰接旋转;以及
脱离单元,分别形成于所述主单元的左表面和右表面上,并响应于电信号进行竖直和水平铰接旋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辆电池附接/拆卸装置,其中,所述抓取单元被定位成与所述电池的下表面切口竖直对应并具有相应的数量,每个抓取单元具有:
竖直单元,响应于电信号进行竖直和水平铰接旋转;以及
水平单元,垂直地从所述竖直单元的端部延伸,当所述抓取单元收起时,所述水平单元与在所述电池的所述下表面切口上形成的接合突出水平接合并因此抓取所述电池。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辆电池附接/拆卸装置,其中,所述脱离单元被定位成与所述电池的所述上表面切口和所述电池安装单元的所述抓取保持器竖直对应并具有相应的数量。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辆电池附接/拆卸装置,其中,所述电池座包括:
底部,所述底部具有预定面积,从而使所述电池就位且支撑在所述底部上;以及
耦合凸起,在垂直于所述底部的方向延伸预定长度,所述耦合凸起与所述电池的所述耦合孔定位在同一竖直线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车辆电池附接/拆卸装置,其中,所述抓取保持器安装在所述电池座的底部上并适于通过弹力与所述电池的所述上表面切口的接合突出接合或脱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特克斯产品有限公司;国民大学校产学协力团;韩国航空大学校产学协力团,未经摩特克斯产品有限公司;国民大学校产学协力团;韩国航空大学校产学协力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857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