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鱼肠炎疾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18474.4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6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周书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生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1 | 分类号: | A61K36/71;A61K9/08;A61P1/00;A61P31/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肠炎 疾病 中药 口服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防治鱼肠炎疾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鱼细菌性肠炎病原为气单胞菌,在水温20℃以上流行,水温25~30℃为流行高峰。病鱼腹部膨大,肠壁出血发红,肿胀发炎,肠壁呈红色或紫红色,肠粘膜溃烂脱落,死亡率较高,在全国各养殖区池均有发生。现阶段多采用西药抗生素对病鱼进行治疗,由于西药抗生素滥用情况严重,耐药菌株出现较快,药物残留问题越来越重,给食品安全问题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通过对传统中药进行合理筛选和组方,研发出防治鱼肠炎疾病的中药制剂作为治疗鱼肠炎病的首选具有非常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治鱼肠炎疾病的中药口服液。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上述防治鱼肠炎疾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治鱼肠炎疾病的中药口服液,由金银花、白头翁、大黄、黄芩、穿心莲、龙胆草和甘草组成,按其重量份数计金银花2~4份、白头翁2~4份、大黄2~4份、黄芩1~2份、穿心莲1~2份、龙胆草1~2份、甘草1~2份。
优选的,上述防治鱼肠炎疾病的中药口服液,是由下述方法得到的:按其重量份数计金银花2~4份、白头翁2~4份、大黄2~4份、黄芩1~2份、穿心莲1~2份、龙胆草1~2份、甘草1~2份为原料,将白头翁、大黄、黄芩、穿心莲、龙胆草和甘草混合后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两次,其中第一次煎煮120分钟,在煎煮到30分钟时加入金银花,第二次煎煮10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加无水乙醇至含醇量60%(v/v),放置,滤过,回收乙醇,灌封,100℃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
优选的,上述防治鱼肠炎疾病的中药口服液,按其重量份数计金银花2~3.5份、白头翁2~3份、大黄3~4份、黄芩1.5~2份、穿心莲1.5~2份、龙胆草1~1.5份、甘草1.5~2份。
优选的,上述防治鱼肠炎疾病的中药口服液,按其重量份数计金银花3份、白头翁3份、大黄3份、黄芩1.5份、穿心莲2份、龙胆草1.5份、甘草2份。
上述防治鱼肠炎疾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金银花、白头翁、大黄、黄芩、穿心莲、龙胆草和甘草为原料;
(2)将白头翁、大黄、黄芩、穿心莲、龙胆草和甘草混合后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两次,其中第一次煎煮120分钟,在煎煮到30分钟时加入金银花,第二次煎煮10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加无水乙醇至含醇量60%(v/v),放置,滤过,回收乙醇,灌封,100℃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
上述防治鱼肠炎疾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2)中回收乙醇是指通过高温蒸发的方法将乙醇回收至贮醇罐,乙醇可二次利用,回收后乙醇浓度保持在95%以上。
上述相对密度是指该上清液的比重。
上述防治鱼肠炎疾病的中药口服液的用量为按5~10g/100kg体重的比例拌药饵,让鱼口服,连用3~5天为一个疗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防治鱼肠炎疾病的中药口服液,将传统中药合理组方,为水产业提供了一种防治鱼肠炎疾病的有效治疗药物,具有见效快、疗效确实、无药残、不易产生耐药性、无任何毒副作用的特点,是治疗鱼肠炎疾病的首选;其制备方法简单,适合规模化工业生产的需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防治鱼肠炎疾病的中药口服液,由金银花、白头翁、大黄、黄芩、穿心莲、龙胆草和甘草组成,其中金银花3kg、白头翁3kg、大黄3kg、黄芩1.5kg、穿心莲2kg、龙胆草1.5kg、甘草2kg。
上述防治鱼肠炎疾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称取金银花3kg、白头翁3kg、大黄3kg、黄芩1.5kg、穿心莲2kg、龙胆草1.5kg、甘草2kg为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生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生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84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