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文件分享方法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16448.8 | 申请日: | 201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0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段小娇;陈铮;陈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12;H04L12/58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文件 分享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共享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文件分享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互联网因其即时性强、互动性好成为人们日常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并受到政府、金融、企业、情报等各领域关注。由于网络中信息的传播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其中,信息存储和分享是进行信息传播的基础。为此,人们发明了微盘技术,微盘是一款云存储网盘,也是微博的官方网盘,可用来存储文件;支持电脑、手机等多终端访问,简单易用。
微博的出现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另一应用前景。由于微博的内容、博主的影响力(可用粉丝量的大小来衡量)、转发量不同,其被关注程度有很大差异,如,某用户的粉丝量越大,其博文被关注程度越高;博文转发量越大,其被关注程度越高。然而,上述信息传播方式仅限于文字信息的传播,而不是文件的传播。
互联网中信息传播还有其它多种方式。例如社区内信息的传播过程是,社区内的信息(以微博的博文、博客的博文、BBS的发帖等为具体载体)发出后,传播到更多用户,进而传播到更多现实中的人和组织的过程。社区内的信息传播,一般是信息发布后,首先传播到第一层传播者的直接好友、或粉丝,这些第一层传播者的直接好友、或粉丝可能对该信息进行转发和评论;转发行为会造成此信息被各层传播者的直接好友或粉丝看到,并有可能就该信息而言引起再次转发和评论。这种信息传播方式仅限于文字信息的传播,而不是文件的传播。
在现有技术中文件的传播,一般通过邮件或者站内分享的方式实现文件共享。这样,就会产生如下问题。首先,由于通过邮件实现共享,使得该文件的共享用户有限,只限于接收邮件的人,因此扩散渠道狭窄。其次,在站内实现分享方式,用户需要再注册该产品后,才能够使用分享下载的链接,可操作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件分享方法和系统,可有效实现文件信息的分享。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件分享方法,包括:
获得微盘上的指定文件的分享地址;
将该文件的分享地址发布在网页上;
根据所述网页上的分享地址分享该文件。
所述网页为微博网页。
所述分享地址为该文件的链接地址。
所述根据所述分享地址分享该文件具体包括步骤:判断分享地址是否受到启动,若是,弹出分享页面,在该分享页面实现分享所述文件。
所述分享页面包括分享方式,所述分享方式包括下载、分享到其它页面、分享到邮箱。
在发布该文件的分享地址时,同时发布对该文件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文件分享系统,包括:
获得单元,用于获得微盘上的指定文件的分享地址;
发布单元,用于将该文件的分享地址发布在网页上;
分享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网页上的分享地址分享该文件。
所述分享单元包括:
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分享地址是否受到启动,若是,则启动分享子单元;
分享子单元,用于弹出分享页面,并在该分享页面实现分享所述文件。
所述获得单元和发布单元位于同一客户端中。
所述分享单元与获得单元和发布单元分属不同的客户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可使文件大范围分享成为现实。扩展了文件分享的渠道。从传统的邮件分享扩大到即时通讯、微博等分享渠道。文件可以在微博上展示,并且可以直接在微博上下载后保存。另外,通过发布时对文件的描述及分享页面的浏览功能,可对文件有比较详细的描述,使得其它用户对该文件有比较详细的了解,方便了其决定是否下载该文件。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文件分享流程;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文件分享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理解和实现本发明,现结合附图描绘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件分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获得微盘上的指定文件的分享地址。
用户通过触发微盘应用上的分享按钮,向服务器端的微盘发送信息,将微盘内的文件设置为公开状态,以获得微盘上的指定文件的分享地址。
优选地,分享地址可以为该文件的链接地址。
也可根据分享地址生成分享页面,以便通过该分享页面实现分享该文件。
步骤12、将该文件的分享地址发布在网页上。也可将文件的分享地址发送到邮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64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