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供水系统自动监控警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16262.2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1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朱如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如建 |
主分类号: | F17D5/02 | 分类号: | F17D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水系统 自动 监控 警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水系统,特别是一种供水自动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人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水,在城市中,管道供水为主要的供水方式,这种方式供水效率高,供水成本低,受众面积广。当然随着管道铺设日久,管道在环境中遭受风吹雨淋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和腐蚀之后,供水管道容易因腐蚀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损坏,造成管道破损而导致供水系统故障,影响特定区域的正常供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同时还会影响破损处的环境,给周围市民的正常日常生活带来影响,因此供水系统的快速报警、故障检测、修理前的预处理和排除效率和速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水系统自动监控警报装置,采用由PLC系统控制与反馈的流量计、压力计、PH计、电磁阀和警报装置,实现了城市供水系统中对水压不足、酸碱性的质量问题等的及时反馈、报警与预处理,提高了对于城市供水系统故障的反应速度和检修速度,降低了检修难度和成本,降低了资源浪费。
本发明公开的供水系统自动监控警报装置包括设置在供水管路上的流量计、压力计和PH计以及警报装置、电磁阀与PLC系统,流量计、压力计和PH计与PLC系统的信息采集端连接,压力计和流量计在供水管路上顺着水流方向设置,警报装置的信号输入端与PLC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PLC系统设置有阀值设定单元,电磁阀设置在供水管路上并与PLC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水系统自动监控警报装置,采用由PLC系统控制与反馈的流量计、压力计、PH计、电磁阀和警报装置,将流量计、压力计和PH计的采集数据与PLC系统设定的阀值进行对比,从而对供水系统的供水状况和水质进行即时监控,从而实现了城市供水系统中对水压不足、酸碱性的质量问题等的及时反馈与报警,并通过PLC系统控制的电磁阀对破损区域的水管进行先行关闭的预处理,避免了大量漏水,提高了对于城市供水系统故障的反应速度和检修速度,降低了检修难度和成本,降低了积水所引起的维修难度,有效地降低了城市供水系统故障对市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提高了维修效率。
本发明公开的供水系统自动监控警报装置的一种改进,报警装置的警报单元与供水管路上的流量计、压力计和PH计逐个对应设置。本改进通过设置与流量计、压力计和PH计逐个对应的警报单元,使得警报系统对供水系统中对不同区域和不同种类的故障的反馈更为准确及时明确,有效地降低了检修工作中对故障点的监控检测难度,提高了维修工作人员对抢修工作的反应速度,提高了抢修的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水系统自动监控警报装置,采用由PLC系统控制与反馈的流量计、压力计、PH计、电磁阀和警报装置,将流量计、压力计和PH计的采集数据与PLC系统设定的阀值进行对比,从而对供水系统的供水状况和水质进行即时监控,从而实现了城市供水系统中对水压不足、酸碱性的质量问题等的及时反馈与报警,并通过PLC系统控制的电磁阀对破损区域的水管进行先行关闭的预处理,避免了大量漏水,同时通过设置与流量计、压力计和PH计逐个对应的警报单元,使得警报系统对供水系统中对不同区域和不同种类的故障的反馈更为准确及时明确,有效地降低了检修工作中对故障点的监控检测难度,提高了对于城市供水系统故障的反应速度和检修速度,降低了检修难度和成本,降低了积水所引起的维修难度,有效地降低了城市供水系统故障对市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提高了维修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公开的供水系统自动监控警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明列表:
1、流量计; 2、压力计; 3、PH计;
4、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如建,未经朱如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62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