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11765.0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9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齐藤祐司;高城富美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G01N3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金世煜;苗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法 | ||
1.一种分注方法,使用管将第1液体从容纳有所述第1液体和第2液体的第1容器分注至第2容器,其中,第2液体不与所述第1液体混和且比重小于所述第1液体,该分注方法包含如下工序:
第1吸引工序,将所述第2液体从所述管的一端吸引至所述管的内部;
第2吸引工序,将容纳在所述第1容器中的所述第1液体从所述管的所述一端吸引至所述管的内部;
第3吸引工序,将容纳在所述第1容器中的所述第2液体从所述管的所述一端吸引至所述管的内部;
第1排出工序,将在所述第3吸引工序中吸引至所述管的内部的所述第2液体排出至所述第2容器;
第2排出工序,将在所述第2吸引工序中吸引至所述管的内部的所述第1液体排出至所述第2容器中的所述第2液体中;以及
第3排出工序,将在所述第1吸引工序中吸引至所述管的内部的所述第2液体的至少一部分排出至所述第2容器。
2.一种分注方法,使用管将第1液体和第3液体从容纳有所述第1液体和第2液体的第1容器、以及容纳有所述第2液体和所述第3液体的第3容器分注至第2容器,其中,所述第2液体不与所述第1液体混和且比重小于所述第1液体,所述第3液体不与所述第2液体混和且比重大于所述第2液体,该分注方法包含如下工序:
第1吸引工序,将所述第2液体从所述管的一端吸引至所述管的内部;
第2吸引工序,将容纳在所述第1容器中的所述第1液体从所述管的所述一端吸引至所述管的内部;
第3吸引工序,将容纳在所述第1容器中的所述第2液体从所述管的所述一端吸引至所述管的内部;
第4吸引工序,将容纳在所述第3容器中的所述第3液体从所述管的所述一端吸引至所述管的内部;
第5吸引工序,将容纳在所述第3容器中的所述第2液体从所述管的所述一端吸引至所述管的内部;
第1排出工序,将在所述第5吸引工序中吸引至所述管的内部的所述第2液体排出至所述第2容器;
第2排出工序,将在所述第4吸引工序中吸引至所述管的内部的所述第3液体排出至所述第2容器;
第3排出工序,将在所述第3吸引工序中吸引至所述管的内部的所述第2液体的一部分排出至所述第2容器;
第4排出工序,将在所述第3排出工序中残留在管的内部的所述第2液体排出至所述第2容器;
第5排出工序,将在所述第2吸引工序中吸引至所述管的内部的所述第1液体排出至所述第2容器;以及
第6排出工序,将在所述第1吸引工序中吸引至所述管的内部的所述第2液体的至少一部分排出至所述第2容器。
3.一种分注方法,使用一端被打开且在另一端连接贮液器的管将第1液体和第3液体从容纳有所述第1液体和第2液体的第1容器,以及容纳有所述第2液体和所述第3液体的第3容器分注至第2容器,其中,所述第2液体不与所述第1液体混和且比重小于所述第1液体,所述第3液体不与所述第2液体混和且比重大于所述第2液体,该分注方法包含如下工序:
第1吸引工序,将所述第2液体从所述管的所述一端吸引至所述管的内部;
第2吸引工序,将容纳在所述第1容器中的所述第1液体从所述管的所述一端吸引至所述管的内部;
第3吸引工序,将容纳在所述第1容器中的所述第2液体从所述管的所述一端吸引至所述管的内部;
第4吸引工序,将容纳在所述第3容器中的所述第3液体从所述管的所述一端吸引至所述管的内部;
第5吸引工序,将容纳在所述第3容器中的所述第2液体从所述管的所述一端吸引至所述管的内部;
混合工序,以所述第5吸引工序中吸引的所述第2液体的至少一部分残留在所述管的内部的方式,将所述管的内部的各液体吸引至所述贮液器,使在所述第2吸引工序中吸引至所述管的内部的所述第1液体,和在所述第4吸引工序中吸引至所述管的内部的所述第3液体在所述贮液器内混合而制成第4液体,且使在所述第1吸引工序、所述第3吸引工序以及所述第5吸引工序中吸引的所述第2液体混合;
第1排出工序,将残留在所述管的内部的所述第2液体排出至所述第2容器;
第2排出工序,将所述第4液体排出至所述第2容器;以及
第3排出工序,将在所述混合工序中混合的所述第2液体的至少一部分排出至所述第2容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注方法,其中,在所述第2容器中预先容纳有所述第2液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176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