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冰中央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9043.1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6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涛;易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力合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C1/00 | 分类号: | F25C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胡朝阳;袁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央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态制冰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动态制冰装置的制冰中央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制冰方式分动态式和静态式,在制冰装置中,通常都需要用到换热器来实现热量的交换,以达到制冰的目的。在动态式制冰方式中通常都采用管壳式换热器或不锈钢旋转式蒸发器来换热。新型的动态式过冷水法制冰方式中,管壳式过冷器为主要换热方式,此种换热器具有体积大、占地空间大、维修难度大和热交换效率低的特点。为解决这一问题,出现了新的过冷水法制冰装置,其采用板式换热器来换热制取冰浆,制冰装置的冷源为制冷主机,制冷主机中流过的冷媒通过板式换热器与水进行换热实现热量的交换。由于采用了板式换热器,制冷主机提高了蒸发温度,因此,制冰效率明显提高。新型的过冷水法板式制冰装置通常用于大型制冰系统中,系统越大制冰效率优势越明显,所以在过冷水法制冰系统通常会采用制冰装置组网形式来扩大制冰量,对多台制冰装置的联合控制和制冰工艺的配套服务就需要一种制冰中央处理装置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对多台制冰装置的联合控制和制冰工艺的配套服务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制冰中央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制冰中央处理装置,所述制冰中央处理装置包括板式换热器和与板式换热器相连接的用于控制所述板式换热器自动控制系统;所述板式换热器包括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包括相互独立的旁通冷却水通路和乙二醇通路;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包括相互独立的预热冷却水通路、用于预热预热冷却水通路内的水的预热通路和用于解冻预热冷却水通路的解冻通路。
所述制冰中央处理装置还包括一冷却水管和一乙二醇管;
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的冷却水通路包括与所述冷却水管相通的第一冷却水进水口、与所述冷却水管相通的第二冷却水进水口和与所述第一冷却水进水口以及第二冷却水进水口相通的冷却水出水口;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的乙二醇通路包括与乙二醇管相通的乙二醇进水口和与所述乙二醇进水口相通的乙二醇出水出口;
所述第一冷却水进水口与所述冷却水管之间以及第二冷却水进水口与所述冷却水管之间均连接有冷却水控制阀,所述冷却水控制阀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相连且受所述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冷却水进水口与冷却水控制阀之间以及第二冷却水进水口与冷却水控制阀之间均设置有冷却水手动调节阀;
所述乙二醇进水口与乙二醇管之间设置有乙二醇控制阀;所述乙二醇出水出口与乙二醇管之间设置有乙二醇旁通阀。
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的预热冷却水通路包括冷却水进口、与所述冷却水进口相通的冷却水出口;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的预热通路包括预热水进口和与所述预热水进口相通的预热水出口;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的解冻通路包括解冻液进口和与所述解冻液进口相通的解冻液出口;所述解冻液进口和预热水进口处还设置有水泵。
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的第一冷却水进水口和第二冷却水进水口以及第二板式换热器的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均并联在所述冷却水管上,且在冷却水管上设置有冷却水泵。
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预热水出口处用于检测预热热水出水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预热水出口处用于检测预热热水出水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连接且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热水流量或压力的控制器。
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由两台板式换热器串联或并联构成。
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内流体为逆向流动。
本发明通过设置自动控制系统、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在过冷水法制冰机组组网制冰系统中很好的解决了组网所带来的系统问题,通过集中控制和集中供给制冰机组进口预热所需的热水、单一解冻系统的设置、乙二醇冷量的旁通设置,降低了系统占地面积和制造成本,增加了系统制冰的稳定性和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制冰中央处理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制冰中央处理装置的第一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制冰中央处理装置的第二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力合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力合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90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