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缩机用供油结构及采用该供油结构的卧式旋转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8695.3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8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梁健坤;廖熠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 |
代理公司: | 广东秉德律师事务所 44291 | 代理人: | 杨焕军 |
地址: | 5190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缩机 供油 结构 采用 卧式 旋转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用供油结构及采用该供油结构的卧式旋转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卧式旋转压缩机由于重心低,震动小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在冰箱、空调等应用系统中。卧式旋转压缩机的供油系统是保证压缩机正常运转的关键,对压缩机的性能、噪声和寿命有重要的影响。卧式压缩机的油路一般要使润滑油进入曲轴,再通过曲轴径向孔向工作面供油和提供密封。
现在技术的卧式旋转压缩机,一般采用的供油装置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曲轴a为直通孔结构,在曲轴a尾部端的转子上安装供油风扇b;其中,电机转子c上的平衡块d只是单纯地起到动力学平衡的作用。如图1和图2所示,该压缩机工作时,供油风扇b随着电机转子c的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供油风扇b中心附近的曲轴a尾部形成低压,与吸油管e所在油池空间存在压力差,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油进入吸油管e上升到曲轴a头部,再从曲轴头部流向曲轴尾部,回到油池中;同时,曲轴a中的油在曲轴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各径向孔向工作面供油和提供密封。如果不装供油风扇,如图3和图4所示,电机左侧空间的压力比吸油管所在的压力高,油不能进入吸油管,可以看出曲轴中没有油供给各轴承工作面,卧式旋转压缩机将不能持续进行工作,从而影响压缩机的性能,甚至不能很好的冷却电机,导致电机过热,某些条件下还会因电机过热导致压缩机的毁坏。
另外,在排出压缩机的压缩气体中含有较多润滑油,过多的润滑油会影响压缩气体在系统中的热交换能力,使系统的能效降低,因而有在卧式压缩机里出现有挡油装置,通常情况下,是在转子上设置片状的挡油片,能减少一定量的排出压缩气体的含有量,但是由于挡油片的设置,对压缩气体在电机腔的流动造成了阻碍,降低了气体在电机腔的流动性,影响了对电机的有效降温,增加了电机过热造成的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的平衡块和供油结构,有效的减少进入应用系统的润滑油量,增强压缩气体在系统中的热交换能力,提升了压缩机的能效,同时也节约轴承厚度材料及轴承排气口的加工、降低了压缩机成本的压缩机用供油结构及采用该供油结构的卧式旋转式压缩机。
为了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缩机用供油结构,包括电机、压缩单元和壳体,压缩机的电机及压缩单元均密封于压缩机的壳体内,压缩单元的主轴承的外环固设在壳体内并在其两侧分别形成压缩单元腔与电机腔,主轴承上设置连接两个腔室的连通孔,电机转子上的曲轴与压缩单元的主轴承、气缸和副轴承密封连接并驱动压缩单元内的滚子转动,副轴承末端的油盖上设置有引导润滑压缩单元润滑油的吸油管;所述曲轴与压缩单元的连接段开设有轴向的大直径通孔,在主轴承与电机转子配合段的曲轴中部中心的轴向设有与大直径通孔贯通且曲轴轴向末端呈盲孔设置的小直径通孔,所述曲轴的主轴承和副轴承安装段分别设有与大直径通孔连通的径向孔;在主轴承末端的曲轴径向还设有与小直径通孔连通的径向喷油孔,所述径向喷油孔便于向主轴承末端与电机转子、定子形成的中间低压空腔喷油;所述电机转子靠近压缩单元的端面安装有平衡块,所述主轴承与平衡块套接处径向收缩形成一台阶,主轴承的台阶与电机定子内壁形成的间隙便于从曲轴径向喷油孔出来的气体从平衡块侧面流出,形成中间低压空腔区。
优选的,所述电机转子靠近压缩单元的端面设置有叶片。
优选的,所述叶片为弧形面、或直面、或弧形面与直面的组合。
优选的,所述叶片与一圆盘一体设置,叶片设置在朝向转子的一面;所述平衡块与叶片、圆盘一体成形,所述圆盘连接于电机转子凸出的平衡块上,平衡块的基平面上设置有安装孔,圆盘上还设置平衡块的让位孔,一体成形的圆盘、叶片和平衡块通过铆钉或螺钉固定于电机转子上。
优选的,所述曲轴的大直径通孔内还安装有随其同轴转动且形状翘曲的螺旋导油片,大直径通孔顶端还安装有用于限定大直径通孔内螺旋导油片滑出的限位盖。
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采用上述的压缩机用排气阀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86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表面质量图像在线检测装置
- 下一篇:电梯牵引机用牵引钢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