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层阳台升降脚手架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6189.0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0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汉猷;王安华;储晓雷;徐玉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汉猷;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30 | 分类号: | E04G3/30;E04G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层 阳台 升降 脚手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层阳台升降脚手架。
背景技术:
房屋建筑按层分类可分为五类:一类为低层房屋1-2层,二类为多层房屋3-7层,三类为小高层房屋8-14层,四类为高层房屋15-29层,五类为超高层房屋30层以上或者100M以上的房屋,房屋施工过程中,均需要搭设脚手架,一、二类房屋使用落地式竹、木脚手架,三-五类房屋使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三-五类房屋出现了爬升附墙式脚手架,型钢悬挑式脚手架,相对于落地式脚手架来说是一种革新,但是,爬升附墙式脚手架为电控制,而且耽误时间,型钢悬挑式脚手架不适合对阳台进行施工,所以目前在住宅高层,超高层阳台处仍在使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参考文献:
一、《安全生产与技术管理》秦春芳编,1993年11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
二、《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杜荣军编,1994年5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P56-P674。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层阳台升降脚手架,它与落地式钢管脚手架相比可节约大量钢管,而且有升降动力装置,可以节省电力资源,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且可周转使用,降低工程成本。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上支承架1、升降索具2、下支承架3和带有穿墙螺栓的水平杆4;上支承架1固定在剪力墙上,升降索具2的上端下端分别可滑动系在上支承架1和下支承架3上,下支承架3通过固定在剪力墙上的两个带有穿墙螺栓的水平杆4固定。
所述的上支承架1包含槽钢1-1、钢丝绳1-2、上穿墙螺栓1-3、下穿墙螺栓1-4、上拉耳1-5和下拉耳1-6;上穿墙螺栓1-3、下穿墙螺栓1-4分别通过丝扣固定在剪力墙上,槽钢1-1的一端与下穿墙螺栓1-4焊接,其另一端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拉耳1-5和数个下拉耳1-6,钢丝绳1-2的一端固定在上穿墙螺栓1-3上,另一端固定在上拉耳1-5上,所述的槽钢1-1、钢丝绳1-2和剪力墙形成三角形桁架,且槽钢1-1与钢丝绳1-2的夹角为26-36°。
所述的下支承架3包含内立杆3-1、外立杆3-2、上横向水平杆3-3、纵向水平杆3-4、脚手板3-5、斜杆3-6、安全栏杆3-7、密目安全网3-8、下横向水平杆3-9和下支承架拉耳3-10;内立杆3-1、外立杆3-2、上横向水平杆3-3和下横向水平杆3-9焊接成长方形框架,下横向水平杆3-9设置在框架的底部,上横向水平杆3-3设置在下横向水平杆3-9的上部,上横向水平杆3-3和下横向水平杆3-9的上部均通过扣件固定有数根纵向水平杆3-4,数根纵向水平杆3-4的上部设置有脚手板3-5,上横向水平杆3-3与内立杆3-1和外立杆3-2之间分别焊接有斜杆3-6,两个安全栏杆3-7分别通过扣件固定在外立杆3-2上,密目安全网3-8固定在外立杆3-2的外部,两个下支承架拉耳3-10对称设置在内立杆3-1和外立杆3-2的内侧,且两个下支承架拉耳3-10设置在上横向水平杆3-3的上部。
所述的升降索具2为倒链,且其上部可滑动系在上支承架1的下拉耳1-6上,其下部可滑动系在下支承架3的下支承架拉耳3-10上。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与落地式钢管脚手架相比可节约大量钢管,而且有升降动力装置,可以节省电力资源,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且可周转使用,降低工程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上支承架1、升降索具2、下支承架3和带有穿墙螺栓的水平杆4;上支承架1固定在剪力墙上,升降索具2的上端下端分别可滑动系在上支承架1和下支承架3上,下支承架3通过固定在剪力墙上的两个带有穿墙螺栓的水平杆4固定。
所述的上支承架1包含槽钢1-1、钢丝绳1-2、上穿墙螺栓1-3、下穿墙螺栓1-4、上拉耳1-5和下拉耳1-6;上穿墙螺栓1-3、下穿墙螺栓1-4分别通过丝扣固定在剪力墙上,槽钢1-1的一端与下穿墙螺栓1-4焊接,其另一端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拉耳1-5和数个下拉耳1-6,钢丝绳1-2的一端固定在上穿墙螺栓1-3上,另一端固定在上拉耳1-5上,所述的槽钢1-1、钢丝绳1-2和剪力墙形成三角形桁架,且槽钢1-1与钢丝绳1-2的夹角为26-3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汉猷;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王汉猷;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61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用于MOS晶体管的设备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