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害塔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5412.X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8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黄生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洲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42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除害塔。
背景技术
目前,除害塔是处理有毒有害化工废物的重要设备,如何充分利用玻璃钢材质设计出符合工况要求的除害塔成为必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除害塔,该除害塔具有多重喷淋工艺段,气液融合充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除害塔,包括逆流式吸收塔1、螺旋压力喷头2、吸收区3、进气口4、塔底5和循环液进口10,所述逆流式吸收塔1设置在塔底5上方,逆流式吸收塔1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循环液进口10、螺旋压力喷头2和吸收区3,逆流式吸收塔1底部设有进气口4。
所述逆流式吸收塔1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多组循环液进口10、螺旋压力喷头2和吸收区3。
所述塔底5上设有循环液出口6。
所述塔底5上设有放空口7、氢氧化钠进口8和仪表口9。
所述逆流式吸收塔1顶部设有出气口11。
所述逆流式吸收塔1侧方设有检修口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除害塔的液体经由大孔径喷嘴喷入筒体中,与气体逆流接触。独特设计的喷嘴,能使喷出的洗涤液同时具有上升和旋转功能,喷射液量大,具有不雾化,不堵塞,调节范围宽等特点。
本发明的除害塔还具有处理风量大、除雾效率高、净化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逆流式吸收塔、2为螺旋压力喷头、3为吸收区、4为进气口、5为塔底、6为循环液出口、7为放空口、8为氢氧化钠进口、9为仪表口、10为循环液进口、11为出气口、12为检修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一种除害塔,包括逆流式吸收塔1、螺旋压力喷头2、吸收区3、进气口4、塔底5和循环液进口10,所述逆流式吸收塔1设置在塔底5上方,逆流式吸收塔1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循环液进口10、螺旋压力喷头2和吸收区3,逆流式吸收塔1底部设有进气口4。
逆流式吸收塔1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多组循环液进口10、螺旋压力喷头2和吸收区3。
塔底5上设有循环液出口6。
塔底5上设有放空口7、氢氧化钠进口8和仪表口9。
逆流式吸收塔1顶部设有出气口11。
逆流式吸收塔1侧方设有检修口12。
本发明的除害塔的工艺流程为:
逆流式吸收塔的工作原理是使气相与液相沿同轴相对高速撞击,产生大量液珠,由于撞击层上液珠之间的碰撞和气体对液珠的剪切力作用,原来的液珠再破碎,从而增加传质面积并促进液珠表面更新;又因液珠变形、剪切力、表面张力引起界面更新和液珠内部环流,气相中需要被吸附的物质经撞击渗入液相,并迅速扩散。因此,在整个过程中有效地利用了气相能量和液相能量,延长了气、液相的接触时间;在吸收区,气体与不断迅速更新的液体表面接触,完成高效传热、传质过程(传质系数远远高于其它气-液接触)。圆筒形洗涤器中,液体经由大孔径喷嘴喷入筒体中,与气体逆流接触。独特设计的喷嘴,能使喷出的洗涤液同时具有上升和旋转功能,喷射液量大,具有不雾化,不堵塞,调节范围宽等特点。在吸收区不同高度的截面上,液珠呈均匀辐射,由中向外封住筒体,与气体强烈接触,同时利用相似相溶的原理,作为含有机废气的吸收液能有效的将废气中的有机气体成份吸收掉,从而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
本发明的除害塔的工艺参数为:
1.1吸收介质情况
1)废气温度:≤60℃;
2)废气成分:空气、含H2S
3)设备材质:玻璃钢(树脂:美国陶氏公司DEK470-300;玻璃纤维:浙江巨人集团生产的玻璃纤维)
1.2对外接口条件
1)主电源:380V/220V
2)进、出口风管接口分别为:φ300、φ300
1.3设备性能保证值
1)运行状态:间隙操作;
2)废气经过吸收塔通过吸收液吸收后达到排放标准;
3)设备本体正常使用寿命≥20年。
2、工艺设计说明
设计气速:0.7m/s
3、设备材质选用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洲水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洲水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54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