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号收发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210205404.5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6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朱登魁;宁迪浩;肖华华;李子荣;鲁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4 | 分类号: | H04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梁丽超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收发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信号收发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简称为MIMO)技术是无线移动通信领域中智能天线技术的重大突破。该技术能够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可以利用多径来减轻多径衰落;并能有效地消除共道干扰,提高信道的可靠性,降低误码率,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必须采用的关键技术。
最大化发挥MIMO技术优势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有效的获取信道系数,当通信系统中(例如基站)的天线数目较少的时候,对于下行链路的通信,往往采用基站向终端用户发送下行导频,终端通过导频测量下行链路的信道,然后将测量信息反馈给基站,对于上行链路的通信,基站为了获取上行链路的信道,也同样需要终端向基站发送导频信息,基站通过上行导频来测量上行信道,从而获得相应的信道系数。可以看出,由于需要在上行和下行链路中发送导频,所以带来了一定的开销,对于这个问题,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TDD)系统的上下行互易性(因为上下行链路使用相同的频段,通过不同时间来区分),只需要终端向基站发送上行导频,从而节约了下行导频开销。但是对于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FDD)系统来说,由于上下行使用不同的频段传输数据,一般来说,只能承受上下行都发送导频带来的开销,当终端和基站的天线数目较少时,此种开销问题不大,但是当终端和基站的天线数目较大时,此种开销显然不可接受。
针对相关技术中FDD系统中天线数目较大时发送导频带来较大开销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FDD系统中天线数目较大时发送导频带来较大开销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号收发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收发方法,包括:根据通信链路使用的电磁波中心频率对应的电磁波波长确定相邻天线之间的指定间隔;按照所述指定间隔对通信节点上的天线进行排列;使用排列后的所述天线进行信号收发。
优选地,根据通信链路使用的电磁波中心频率对应的电磁波波长确定相邻天线之间的指定间隔包括:每相邻三个天线位置之间的距离之比,与上下行通信链路使用的电磁波中心频率对应的电磁波波长之比相等。
优选地,在排列的所述天线形成一条直线的情况下,设N为天线位置个数,使用排列后的所述天线进行信号收发包括:在每相邻三个天线位置之间的距离之比,等于第一通信链路使用的电磁波中心频率对应的电磁波波长λ1与第二通信链路使用的电磁波中心频率对应的电磁波波长λ2之比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直线的指定方向上从第1个至第N-1个位置的天线用于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并使用所述指定方向上从第2个至第N个位置的天线用于所述第二通信链路;或者,在每相邻三个天线位置之间的距离之比,等于λ2与λ1之比的情况下,使用所述指定方向上从第1个至第N-1个位置的天线用于所述第二通信链路,并使用所述指定方向上从第2个至第N个位置的天线用于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其中,所述第一通信链路与所述第二通信链路的通信方向相反。
优选地,在排列的所述天线形成一个二维空间结构的情况下,设M为第一方向上天线位置个数,N为第二方向上天线位置个数,使用排列后的所述天线进行信号收发包括:在每相邻三个天线位置之间的距离之比,等于λ1与λ2之比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一方向上从第1个至第M-1个位置、且第二方向上从第1个至第N-1个位置的天线用于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并使用所述第一方向上从第2个至第M个位置、且所述第二方向上从第2个至第N个位置的天线用于所述第二通信链路;或者,在每相邻三个天线位置之间的距离之比,等于λ2与λ1之比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一方向上从第1个至第M-1个位置、且所述第二方向上从第1个至第N-1个位置的天线用于所述第二通信链路,并使用所述第一方向上从第2个至第M个位置、且所述第二方向上从第2个至第N个位置的天线用于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其中,第一通信链路与第二通信链路的通信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54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