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4526.2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1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张译文;范富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郭蔚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背光模块,尤指一种利用光致发光层发光并利用光学膜改善光线分布状况的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由于具有耗电量低、元件寿命长、低驱动电压以及反应速度快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地被应用于交通号志、装饰灯具以及各式电子产品的光线来源等方面。使用发光二极管来制作的背光模块目前亦已可见使用于许多平面显示产品之中。
请参考图1与图2。图1与图2分别绘示了现有技术的背光模块101与背光模块102。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背光模块101包括光源110、导光板120、扩散板130以及增亮膜140。背光模块101属于侧光式背光模块。光源110设置于导光板120的一侧。光源110可包括发光二极管或其他适合的光源结构,用以产生光线L1。光线L1可通过导光板120导向垂直投影方向Z,并利用扩散板130使光线L1分布较偏向一特定方向,再搭配利用增亮膜140使得光线L1于垂直投影方向Z(一般亦可称为一正视方向)上的亮度增加。增亮膜140一般为一具有两层棱镜片结构的交错式增亮膜(cross bright enhancement film,cross BEF),利用此两棱镜片中的长条状棱镜结构互相交错设置可使光线L1获得较佳的增亮效果。然而,由于一般平面显示器中所需的背光光源多为白光光源,但目前白光发光二极管仍有色纯度不佳或结构复杂与制作成本偏高等问题需要解决,因此亦有如图2所示的背光模块102,利用一光源111产生光线L2,通过导光板120导向光致发光层150以激发光致发光层150形成激发光L3。在背光模块102的结构下,光源111可为蓝色发光二极管光源,以使得蓝色的光线L2可激发光致发光层150形成白色的激发光L3,故可达到简化光源结构的目的。然而,光致发光层150所形成的激发光L3为一较不具方向性的光线。也就是说,激发光L3于垂直投影方向Z上的亮度大体上相等于一侧视方向S上的亮度。因此,当激发光L3通过传统背光设计增亮膜140而射出后,激发光L3于垂直投影方向Z上的亮度反而会小于侧视方向S上的亮度,而不利于一般正视方向的亮度表现。也就是说,利用光致发光层150所产生的激发光L3并不适合与一般常用的增亮膜搭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利用同时具有二维对称微结构的光学膜与光致发光层搭配设置,达到增加背光模块的发光亮度与改善其亮度分布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块。此背光模块包括一光源、一光致发光层以及一光学膜。光源用以提供一光线。光致发光层用以被光源提供的光线激发而产生一激发光。光学膜与光致发光层于一垂直投影方向上互相堆叠设置。光学膜包括一基板与多个二维对称微结构。二维对称微结构设置于基板的至少一表面上,且激发光通过二维对称微结构而射出。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块。此背光模块包括一光源、一光致发光层以及一光学膜。光源用以提供一光线。光致发光层用以被光源提供的光线激发而产生一激发光。激发光于一垂直投影方向上的亮度大体上相等于任一侧视方向上的亮度。光学膜与光致发光层于垂直投影方向上互相堆叠设置。光学膜包括一基板与多个二维对称微结构。二维对称微结构设置于基板的至少一表面上,且激发光通过二维对称微结构而射出。二维对称微结构用以使激发光通过二维对称微结构后于垂直投影方向上的亮度大体上大于侧视方向上的亮度。
【附图说明】
图1与图2绘示了现有技术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3至图6绘示了本发明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7绘示了本发明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8绘示了本发明的一第三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9绘示了本发明的一第四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10绘示了本发明的一第五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11绘示了本发明的一第六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12绘示了本发明的一第七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13与图14绘示了本发明的一第八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1 背光模块 102 背光模块
110 光源 111 光源
120 导光板 130 扩散板
140 增亮膜 150 光致发光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45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毛囊单位移植规划器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跨骑型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