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正反转盘刀甩刀组合式带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3764.1 | 申请日: | 201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6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礼钢;张敏;缪冬平;翟步顺;夏晓东;缪根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001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反 转盘 刀甩刀 组合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耕装置,尤其是一种正反转盘刀甩刀组合式(或甩刀组合式)带耕装置,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稻麦轮作区,无论机收稻后稻秸秆全量覆盖还田条件下机种麦,还是机收麦后麦秸秆全量覆盖还田条件下机插秧,都存在机具整地工序多、机械对土壤碾压严重、耗能耗工等的问题。通常稻茬种麦要经过:秸秆粉碎机还田作业→旋耕碎土作业→机播作业或人工播种作业→开沟盖籽等作业;麦茬机插秧要经过:秸秆粉碎机→灌水泡田40~50小时,润土深度25~30㎝→旋耕埋茬作业→躺平→沉浆→机插秧作业。据申请人了解,迄今为止,尚无一种可以与小麦播种机配套一次作业完成全量稻茬覆盖还田条件下的直接稻茬机种麦作业或者与水稻插秧机完成全量麦茬覆盖还田条件下的直接麦茬机插秧作业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可以与小麦播种机配套一次作业,完成全量稻茬覆盖还田条件下的直接稻茬机种麦作业;或者与水稻插秧机配套,一次完成全量麦茬覆盖还田条件下的直接麦茬机插秧作业的正反转盘刀甩刀组合式带耕装置。
为达以上目的,本发明正反转盘刀甩刀组合式带耕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罩壳和支撑在机架上的旋转刀轴,所述刀轴上间隔固定具有外圆刃口的可拆卸左、右盘刀,所述左、右盘刀之间至少轴向间隔装有一组甩刀,每组甩刀至少包括圆周均布的二把具有双侧刃口的甩刀片,所述甩刀片的内端通过与刀轴平行的铰销与刀轴构成铰接,所述罩壳至少固定有与所述左、右盘刀分别构成剪切刃的一对静刀片。
当用于播种小麦作业时,在左、右盘刀后方配置播种头,采用正转作业,即刀轴向前进方向转动,带动左、右盘刀和双刃甩刀转动,左、右盘刀先切断土壤表面的秸秆,并随着作业深度增加,由浅入深切开土壤,直至到达正常作业深度,同时双刃甩刀在左、右盘刀间进行砍切秸秆、耕松土、抛土、抛秸秆,并与静刀片配合,完成二次切秸秆作业,播种头播出的种子在重力作用下落入已松过土的沟里,再利用后抛土和秸秆覆实现盖分层覆盖种子,实现了在稻秸秆全量覆盖还田条件下进行播种小麦作业。后抛的秸秆和土壤下落速度差,实现作业后的秸秆、土块上下分层。
当用于水稻机插秧作业时,先将左、右盘刀更换成两组双刃甩刀,在甩刀组后方配置插秧机构,采用反转作业,即刀轴向后退方向转动,作业时,刀轴带动双刃甩刀反向转动,随着甩刀片转动,甩刀片在开始接触地面前先将耕作带内的地表秸秆或杂草切断、清理并抛向前方,在甩刀片接触地面后,由浅入深松耕入土壤,并向正前方抛部分碎土,抛出的秸秆或杂草在甩刀和静刀片作用下进行二次切碎作业,在甩刀组的连续作业搅拌后,耕作带形成了土与秸秆或杂草符合插秧整地要求的混合糊状,为后续的移栽秧苗奠定了基础,又有效地实现了秸秆还田。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装置与小麦播种机配套作业,可以减少秸秆还田、旋耕碎土、播种等机械化作业次数,避免因机械作业给土壤带来的结构破坏。由于该装置采用直刀组合结构,在作业带内以砍切土壤和松土为主,对土壤结构无破坏作用,通过作业使作业带内土块细碎,对周边结构无影响,从而满足播种前的整地农艺要求,且未耕地表由于稻秸秆覆盖,有利于保墒保水保温。本发明的装置与插秧机配套作业,可以节省泡田时间,减少秸秆埋茬、旋耕、趟平和沉浆等作业次数和工序,一次作业可完成整地和移栽作业。而未耕地表由于麦秸秆覆盖,有利于防止稻田水的蒸发,节水效果好。与传统的秸秆深埋还田作业相比,本发明还克服了因秸秆腐烂而释放的甲烷和二氧化碳对稻作物根系侵蚀以及对稻作物正常生长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拆去罩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旋转)。
图5为图1实施例应用于小麦播种示意图。
图6为图1实施例应用于水稻插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37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心抽油杆节能隔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家用单阶人字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