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泥熟料库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2847.9 | 申请日: | 201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4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廖雨行;韦占海;潘爱美;黄世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7/22 | 分类号: | E04H7/22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 |
地址: | 545008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泥 熟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贮存建筑物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水泥生产企业堆放熟料的仓库。
背景技术
这种仓库作为贮存和及时向下工序输送熟料的中转站,是水泥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有一种如图1、图2、图3所示的水泥熟料库技术方案是:包括有一个圆型的仓壁和建在地面的底板,该底板的横向设有多排的上大下小的下料口,所述下料口横向连线的下方设有多条平行的穿过侧壁的地沟,所述地沟内装有皮带输送装置,所述地沟在仓壁外一端的下方连接有一条纵向地沟,所述纵向地沟内装有皮带外送装置。
这种技术方案水泥熟料库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如下不足:1、由于地沟穿过仓壁,仓壁受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应力及地沟开口角点的集中应力的影响,建造时地沟的数量和底板上的下料口的数量就受到限制,因而在库内会形成多个熟料无法自流向下的死角,堆积的熟料多,库容相应就减少,而且还需要人工定期用大型机械进库辅助出料,不仅增加了劳动强度还提高了生产运营成本;2、由于地沟建在地面下方,内部空间狭小,给输送装置的安装及维护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熟料能自流向下,没有熟料堆积的大型水泥熟料库。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这种水泥熟料库包括有一个仓壁和设有下料口的底板,所述下料口横向连线的下方设有多条平行走向的皮带输送装置,所述底板通过柱子和筒壁架设在地面上方,所述仓壁建造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皮带输送装置设在地面上的所述柱子之间。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熟料库的仓壁架建在底板上方,地面柱子之间可根据需要多设皮带输送装置,因此下料口的设置不受限制,库内的熟料均能自流向下,不需要大型机械进库辅助出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生产运营成本;2、由于地面的架空层内空间大,更利于皮带输送装置的安装及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水泥熟料库中-4.000米处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0.000米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地面上4米处的向下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B处的剖视图。
图6是图4中C-C处的剖视图。
图7是图5中地面上1米处向下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4、图5、图6图7所示的水泥熟料库是以地面上的钢筋混凝土柱子7和筒壁8为支承建造起一个大圆型底板4,仓壁5建造在底板4上,在底板4和地面之间形成一个架空层,在底板4上装有多个上大下小的下料口2与架空层相通,在架空层内的地面的柱子之间装有多条横向平行的皮带输送装置3,皮带输送装置3的一端设在架空层的筒壁的内侧,另一端设在仓壁5外的地面上,皮带输送装置3通过转送料斗与建造在地面下方的纵向地沟1连接,纵向地沟1内装有皮带外送装置6。
由于仓壁5架建造在底板4上方,在架空层内地面的柱子之间可根据需要安装皮带输送装置3,因此下料口2的设置不受限制,熟料通过仓顶进料装置进入库内贮存,当下料口2的开关打开时,库内的熟料均能从下料口2自流向下落在皮带输送装置3上,经皮带输送装置3经转送料斗转送至皮带外送装置6后再送往下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28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染料二次干燥装置
- 下一篇:带松紧装置的线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