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锌离子的高灵敏、高选择荧光发射光谱分析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2304.7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5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牟兰;曹霞;曾晞;赵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C09K11/07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徐逸心;袁庆云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灵敏 选择 荧光 发射光谱分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锌离子的高灵敏、高选择荧光发射光谱分析法,属分析化学领域。
背景技术:在分子识别领域中,具有分子器件性质的荧光探针通过与目标物质选择性键合,使结合前后的荧光增强或猝灭、荧光偏振、波长及峰形、荧光寿命等参数变化,将微观领域的作用通过光信息表现出来,从而实现在分子水平上的原位实时检测,达到对金属离子、有机分子、生物分子等的有效识别。利用探针分子与非荧光或弱荧光物质以共价或其他形式结合形成发荧光的配合物、超分子或聚集体进行测定,即所谓“荧光探针”技术。由于荧光分析的高灵敏和高选择性,实时原位检测,设备简单,并能提供丰富的光谱信息,在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医药学等领域中各种离子检测、蛋白质分子标记、DNA及细胞检测、免疫分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机荧光探针以荧光素、罗丹明、吖啶、香豆素类为主要代表,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激发波长长,适用范围宽。其中,能检测Hg2+,Cu2+,Pb2+,Cr3+,Fe3+等离子的荧光增强或猝灭型罗丹明类探针已有大量报道。芳香族化合物常被用作有机荧光探针的荧光信号发生基团。以萘、蒽、芘、喹啉、菁类、吡咯甲川类等为主要代表的稠环芳烃具有强而稳定的荧光,斯托克斯位移大,在荧光探针领域,作为模型荧光团,所构建的荧光探针是一类性能优良的传感器。例如,以萘为荧光基团的杯芳烃、三角架等结构的荧光探针,表现出对Zn2+、Hg2+、Cu2+等离子的识别、喹唑啉作为Co2+离子荧光猝灭型探针的研究也有报道。
锌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广泛地分布于人体的细胞和体液中。在过渡金属离子中,其含量仅次于铁离子,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在植物、食品医药临床等领域需要建立微量Zn2+的检测方法。
对微量金属离子在生物体系、生理过程、环境及食品安全等领域的高灵敏、高选择性检测和识别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发现有别于传统的有机荧光染料分子,使其样品处理简单、测定方法快捷、测试成本低廉,并能同时分别检测多种金属离子、性能优越的荧光探针具有重要意义。痕量锌检测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法等方法。荧光光谱法由于操作简单,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更具有应用价值。但是由于大部分的显色剂水溶性差,需要经过萃取、分离等复杂的预处理才能用于检测,关键的问题是检测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需求。荧光信号在灵敏度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目前使用荧光方法检测锌离子含量的相关报道还很少,寻找新的对Zn2+有足够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的荧光探针极具挑战性和应用价值。本发明的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化合物二[(1-羟基,2-萘基)-次甲基]腙,在DMF/H2O(V/V,9/1) 的混合溶剂中,在荧光分光光度计上,以438nm为激发波长,516nm 为荧光发射波长,在有Zn2+存在时,能使探针化合物的荧光增强,在Zn2+一定浓度范围内,Zn2+浓度与荧光发射强度成正比,常见的共存金属离子不干扰测定,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为本发明一种锌离子的高灵敏、高选择荧光发射光谱分析法奠定了基础。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用荧光分光光度方法,定量检测样品锌离子含量,创建一种新的对Zn2+浓度有足够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的荧光发射光谱定量分析方法。
本发明一种锌离子的高灵敏、高选择荧光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其特征是以化合物二[(1-羟基,2-萘基)-次甲基]腙为探针,采用荧光发射光谱法定量测定锌离子的浓度,化合物二[(1-羟基,2-萘基)-次甲基]腙的化学结构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23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