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液晶聚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2202.5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6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大友新治;福中唯史;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63/80 | 分类号: | C08G63/80;C08G63/06;C09K19/3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周齐宏;高旭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液晶 聚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液晶聚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JP-A-2001-72750(相应的申请是US2003-0088053A)公开了,作为一种以令人满意的生产率生产具有高分子量的液晶聚酯的方法,一种生产液晶聚酯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在反应容器中缩聚单体,(2)将所形成的聚合物以熔融状态从反应容器移除并固化所述聚合物,和(3)使固化聚合物进行固相反应。
作为用于这样的生产方法的设备,已知由冷却用带冷却器和研磨机构成的设备(参见JP-A-2008-248095)。通过在冷却用带冷却器上排出从而固化上述步骤(1)中得到的聚合物,并传送至下游侧,并通过在带冷却器下游侧末端提供的研磨机研磨所述固化聚合物。使用该设备可以容易获得聚合物的细颗粒。
上述JP-A-2008-248095公开的设备能够通过以下方式生产聚合物的细颗粒,即通过以熔融状态从反应容器排出缩聚形成的聚合物,随后固化,传送并进一步研磨。然而,所述设备可能不一定令人满意的在于“稳定连续排出”。
发明内容
在该情况下,做出本发明,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液晶聚酯的方法,其可以稳定并连续地以熔融状态从反应容器排出缩聚形成的聚合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液晶聚酯的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
(1)在聚合罐中在260至350℃缩聚65至80mol%由下列式(I)代表的化合物与20至35mol%由下列式(II)代表的化合物的混合物(两种化合物的总量是100mol%),以形成预聚物,同时馏出形成的副产物,其中(1-1)副产物包含这样的化合物,其中从式(I)代表的化合物和式(II)代表的化合物除去的R1和X键连,(1-2)待馏出的副产物与当式(I)代表的化合物与式(II)代表的化合物以化学计量关系缩聚时形成的副产物的理论量的比例变为95%或更大;
(2)以熔融状态从所述聚合罐连续排出预聚物,固化所述预聚物,同时以一个方向连续传送,并用在传送方向下游提供的研磨机连续研磨固化的预聚物,以生产预聚物颗粒;和(3)在惰性气体气氛下以其固体状态热处理预聚物颗粒,从而进行固相聚合:
其中R1代表氢原子、甲酰基、乙酰基、丙酰基或苯甲酰基;R2代表氯原子、溴原子,或选自由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和叔丁基组成的组的基团;X代表羟基、有机氧基(organyloxy)、卤原子或酰氧基;x是0至4的整数,当x是2,3或4时,多个R2是相同的或彼此不同的;和
其中R1和X分别具有与式(I)中R1和X相同的含义,并且分别是与式(I)中的R1和X相同的或彼此不同的;R3和R4各自独立代表氯原子或选自由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和叔丁基组成的组的基团;y是0至3的整数,当y是2或3时,多个R3是相同的或彼此不同的;z是0至3的整数和,当z是2或3时,多个R4是相同的或彼此不同的。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生产液晶聚酯的方法,其可以以熔融状态从聚合罐稳定连续地排出步骤(1)中形成的预聚物。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图,展示了可以用于本发明生产方法步骤(1)和(2)的生产装置。
为简化附图,该生产装置每个部件的尺寸和比例不同于实际尺寸和比例。附图中,参考数字1代表生产装置,10代表聚合装置,11代表聚合罐,12代表搅拌器,14代表回收装置,20代表冷却装置,30代表研磨装置,31代表第一研磨机,31代表第二研磨机,P代表预聚物。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图1描述本发明。
图1展示的生产装置1包括根据生产预聚物P的步骤(1)的聚合装置10、根据通过水平方向传送使从聚合装置10排出的预聚物P固化同时冷却的步骤(2)的冷却装置20,以及根据研磨固化的预聚物P的步骤(2)的研磨装置30。通过研磨装置30研磨的预聚物P被传送至根据步骤(3)的固相聚合设备(没有展示),并进行固相聚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22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