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震抗洪型半整体式桥台无缝桥及其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1700.8 | 申请日: | 201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4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庄一舟;樊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E01D19/04;E01D2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震 抗洪 整体 桥台 无缝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震抗洪型半整体式桥台无缝桥及其施工方法,适合于我国地震设防区,因为它不仅可以采用桩基础(对新建或旧桥),而且能消除台后区域由水平循环温度变形和路面荷载引起的沉降和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活动频繁,震级强。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华南和台湾海峡等地区;同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洪水威胁区。这些地方的桥梁分布又较多;故抗震型、高耐久性和少维护工作量的新桥设计和旧桥改造任重道远,选择合理的、科学的桥梁结构体系非常关键。 我国大部分地区为地震设防区,这就要求设计和改造的道路生命线工程中的桥梁,在做到无缝化的同时,又要具有抵抗极端环境荷载作用的能力,从而使桥梁具有良好的可使用性、经济性、耐久性和安全性。该带微型桩耗能体系的抗震抗洪型半整体式无缝桥是经过良好、合理整体无缝化设计的半整体式桥台无伸缩缝桥梁,可以同时满足以上的要求,因而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我国诸多的地震设防区和/或洪水泛滥区,提出一种抗震抗洪型半整体式桥台无缝桥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在常规半整体式桥台桥梁的桥头设置微型桩耗能体系改善其综合性能,从而达到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的新型抗震抗洪型半整体式桥台无缝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抗震抗洪型半整体式桥台无缝桥,其特征在于:该抗震抗洪型半整体式桥台无缝桥由半整体式桥台桥梁、位于桥头两端的微型桩耗能体系和桥面系组成,所述微型桩耗能体系包括微型桩7、位于微型桩顶部的枕梁3、桥面延伸连接板2和搭板4,所述的半整体式桥台桥梁与微型桩耗能体系经连接板2连成一整体,形成该抗震抗洪型半整体式桥台无缝桥。
上述半整体式桥台桥梁包括结构连续的主梁1、半整体式桥台5、常规支座8和位于桥台下的混凝土桩基础6。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一种抗震抗洪型半整体式桥台无缝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Ⅰ、开挖基础:除了要为桥梁主体开挖基础,还要为桥面延伸连接板(2)和桥头搭板(4)开挖基础;
Ⅱ、桥梁主体施工:完成桩基础(6)和半整体式桥台(5)的施工,安装常规支座(8);架设预制主梁,在预制主梁时需预留用于与连接板(2)连接的钢筋;
Ⅲ、完成微型桩组(7)钻孔:微型桩由长度为16m,由8mm厚的钢管组成,并使桥面延伸板(2)连接到微型桩组(7)桩帽上,并同桥头搭板(4)整体连接;
Ⅳ、铺设桥面延伸连接板(2)和桥头搭板(4)以及枕梁(3)钢筋,浇筑混凝土,使桥面延伸板(2)、枕梁(3)和桥头搭板(4)连成一个整体;
Ⅴ、铺设桥面铺装层及完成其它细部施工。
由于采取上述改进结构形式,本发明具有以下优良特点:
1. 该新型半整体式桥台无缝桥通过在桥头设置微型桩耗能体系,有效地提高了桥梁的抗震性能和抗洪能力;
2. 该新型无缝桥整合了半整体式桥台和整体式桥台桥梁的优点,真正实现了路桥整体无缝连接,特别适合于我国的国情。这种新桥型可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大部分地震区的、面大量广的中小跨径的新桥建设和旧桥加固改造。该新型无缝桥通过枕梁下设的微型桩竖向承载系统和不同刚度支承物之间的连接板和搭板的过渡,可使桥梁真正做到无明显沉降、无有害裂缝和零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的抗震抗洪型半整体式桥台无缝桥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梁 2连接板 3枕梁 4搭板 5半整体式桥台 6混凝土桩基础 7微型桩 8常规支座 9桥面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一个实施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以助理解本发明的应用,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一具体实例。
如图1所示,该抗震抗洪型半整体式桥台无缝桥由半整体式桥台桥梁、位于桥头两端的微型桩耗能体系和桥面系9组成。微型桩耗能体系包括微型桩7、位于微型桩7顶部的枕梁3、桥面延伸连接板2和搭板4,所述的半整体式桥台桥梁与微型桩耗能体系经连接板2连成一整体,形成该抗震抗洪型半整体式桥台无缝桥。
上述半整体式桥台桥梁包括结构连续的主梁1、半整体式桥台5、常规支座8和位于桥台下的混凝土桩基础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17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滑动三角窗温控开启释放器
- 下一篇:一种白泥无害化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