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维度需求响应综合效益评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1417.5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0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蓓蓓;李扬;谈金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维 需求 响应 综合 效益 评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用电需求侧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多维度需求响应综合效益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现阶段仍面临电力供应紧缺的局面,在此形势下,如何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多供电、供好电,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用电,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新课题。智能电网为电力工业在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绿色环保等方面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智能电网的突出贡献就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灵活地整合、调度需求侧资源,实现信息和电能的双向互动。需求响应是指电力用户根据电能价格信号或通过激励,改变故有用电习惯的行为。需求响应是需求侧管理的一部分,是智能电网的最佳应用之一。需求响应是电力系统的新资源,用户参与需求响应,可以节省电费,降低电网侧购电成本,降低维持可靠性费用,促进节能减排。
需求响应的实施需要大量的软硬件投资,如果单纯依靠电力用户或者电力公司投入,会大大挫伤他们参与的积极性。面对如此巨大的投资,谁投入谁获益以及获益的方式和多少,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在我国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阶段,对需求响应项目的综合效益进行多层次的深入研究,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探索出一个标准的方法和工作框架,评估实施需求响应的价值。
国外实施需求响应起步较早,市场环境开放,一些试点工程反应良好,相应的评估工作也有所涉及,例如美国能源部对全美电力市场下需求响应的效益进行评估。需求响应作为一种可调度资源,是需求侧管理的延伸和发展,对其综合价值进行评估,首先需要明确需求响应的定义、分类和收益划分。仿真模拟削减负荷后的市场效果是评估需求响应效益的有效有段。为了提高评估方法的适应性,探索度量不同市场机制下需求响应效益的评估方法是必要的。另外,需求响应在国外消纳可再生能源方面已经表现出良好前景。国内对于需求响应效益的评估,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探索需求响应效益的构成,是进行效益评估的前提;经济性是电网公司和用户参与需求响应项目的直接驱动力;可靠性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吸纳可再生能源,是需求响应对于促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系统备用容量的一项重要贡献。对于减排效果的评估,也越发引起关注。
国外对于需求响应效益的划分较为清晰全面,但国外电力市场环境较为成熟,与国内需求响应实施环境差别较大,国外的评估方法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国内,并且国外需求响应项目试点工程的规模一般不大。目前国内缺乏对需求响应效益评估的整体体系架构,效益划分全面性不足;没有充分挖掘需求响应项目的多种价值,忽略了各项价值间的联系;定性研究较多,定量分析偏少,且定量方式不统一;灵活程度不高,评估方法对于不同的需求响应项目难以推广。相较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发明提出一种标准的需求响应综合效益评估体系架构,明确效益划分和受益主体,提升效益评估的全面性和灵活性:将需求响应效益定量化、货币化;各主体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需求响应项目;考虑需求响应发展的时间特性,实施效益随之动态更新;明确多方参与主体在需求响应项目中的获益,为今后反馈至需求响应激励机制研究设计中做铺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维度需求响应综合效益评估方法,该方法基于多维度评估的思想,建立了一种需求响应综合效益多层次结构体系,通过解耦效益的精确划分,规避效益重叠,量化需求响应效益,可为多个主体(电力用户、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评估参考,应用于多个评估场景,在选择需求响应项目或者制定补贴标准或者设计运营机制方面起到“填补空白”的作用;同时,多层次的指标体系架构,有利于获取效益评估各个环节的信息。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维度需求响应综合效益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出多维度评估思想,从主体、时间和项目三个维度对需求响应(DR)综合效益进行多维度分析,适应多种评估需求,体现需求响应综合效益宏观和微观的动态变化。
所述多维度评估思想的主体维度代表了评估方的立场:可让用户看到参与DR实实在在的收益,为电网公司实施DR做成本效益分析,或是为政府层面制订出合理的DR项目激励机制提供参考;时间维度是由于考虑到:同一区域,受电网基础设施、电网管理水平、电网运作模式和用户参与率等因素的影响,DR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项目维度体现了:解耦效益对某些因素较为敏感和单个项目本身的变化带来解耦效益的变化。时间维度体现的是需求响应综合效益的宏观变化,项目维度体现的是微观变化。
(2)建立需求响应综合效益多层次结构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项目层、解耦层、应用层和目标层四层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14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存放料架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橡胶层面模压制品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