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装式滤清器外壳的喷粉工艺及该工艺中用的流水线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9197.7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8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陈登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凤凰滤清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1/12 | 分类号: | B05D1/12;B05C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装式 滤清 外壳 工艺 中用 流水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装式滤清器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特指一种旋装式滤清器外壳的喷粉工艺及该工艺中用的流水线。
背景技术:
在旋装式滤清器(旋装滤)外壳上,需要喷涂一层粉末以更好地保护滤清器和改善滤清器的外观。现有的喷粉工艺一般由上线、磷化、清洗、烘干、喷粉、固化、下线等工艺步骤组成,以上工艺步骤都是在一条生产线上完成,即待处理工具从上线开始就挂在流水线式的挂具上,然后依次经过磷化、清洗、烘干、喷粉和固化等步骤,下线即可。这种工艺路线带来的弊端是:在喷粉后,零件以及挂具上都沾有粉体,在经过高温固化后,挂具上的粉体就会牢牢吸附于挂具之上并越结越多,影响挂具的使用寿命。目前一般是采用火烧的办法来去除挂具上的粉体,这种做法不但浪费人力物力,成本很高,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对环境也会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现有旋装滤外壳喷粉工艺的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改善后的喷粉工艺,避免出现挂具结粉后难以去除的问题。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装式滤清器外壳的喷粉工艺,该喷粉工艺中包含磷化、清洗、烘干、喷粉以及固化步骤,该喷粉工艺是先将待处理工件置于第一挂具流水线上,进行所述的磷化、清洗、烘干和喷粉步骤;然后将完成喷粉的工件转移至第二挂具流水线上,进行所述的固化步骤。
通过上述工艺,旋装滤外壳在第一挂具流水线上完成喷粉步骤后,被转移到第二挂具流水线上,再进行固化步骤,这样,第一挂具流水线上的挂具虽然同样会附有粉体,但粉体没有经过高温固化,因此可以很简单方便地用水冲洗、去除挂具上的粉体,节省人力物力,清洁过程不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物质,节能环保,而且清洗除下的粉体经过处理后还可以回收利用;而第二挂具流水线上的挂具上是不会沾有粉体的,因此也无需进行去除粉体的作业。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装滤外壳喷粉工艺用的生产流水线。
该流水线包括第一挂具流水线、第二挂具流水线以及设置在第一挂具流水线和第二挂具流水线之间的工件转移机构,其中,所述的工件转移机构包括一转盘,该转盘的上下两侧分别呈圆形地安装有数个纵向气缸和托具,每个纵向气缸分别驱动对应的托具,所述的托具包括上连接板和下托板以及连接二者的连接杆,且所述下托板具有一“n”形避空部。
第一挂具流水线上的第一挂具以及第二挂具流水线上的第二挂具在运行时分别与所述托具下托板的“n”形避空部呈啮合关系。
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在外壳的喷粉过程中,通过工件转移机构实现工件从第一挂具流水线到第二挂具流水线的自动转移,从而使喷粉和固化步骤在不同的流水线上进行,避免了粉体固结在挂具上的问题,简化粉体的清洗,节约成本;而且在自动转移过程中,不会触碰到工件的喷粉表面,因此能保持工件外观完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喷粉工艺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喷粉工艺中用的流水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首先,如图1所示,本发明基于现有喷粉工艺之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旋装式滤清器外壳的喷粉工艺,该喷粉工艺中包含磷化、清洗、烘干、喷粉以及固化步骤,该喷粉工艺是先将待处理工件置于第一挂具流水线上,进行所述的磷化、清洗、烘干和喷粉步骤;然后将完成喷粉的工件转移至第二挂具流水线上,进行所述的固化步骤。
通过上述工艺,旋装滤外壳在第一挂具流水线上完成喷粉步骤后,被转移到第二挂具流水线上,再进行固化步骤,这样,第一挂具流水线上的挂具虽然同样会附有粉体,但粉体没有经过高温固化,因此可以很简单方便地用水冲洗、去除挂具上的粉体,节省人力物力,清洁过程不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物质,节能环保,而且清洗除下的粉体经过处理后还可以回收利用;而第二挂具流水线上的挂具上是不会沾有粉体的,因此也无需进行去除粉体的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凤凰滤清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蚌埠凤凰滤清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91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