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VC纳米地板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8807.1 | 申请日: | 2012-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0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张轩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轩豪 |
主分类号: | E04F15/10 | 分类号: | E04F15/10;C08L27/06;C08K13/02;C08K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vc 纳米 地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饰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铺设于地面使用的PVC地板。
背景技术:
PVC地板因具有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环保效果好等优点而日益得到广泛使用,但是,目前的PVC地板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强度不高、不耐冲击、有臭味、容易滋生细菌等,这些问题给使用者带来诸多困扰,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PVC地板的推广和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PVC纳米地板,它具有强度高、耐冲击、无臭味、抗菌性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PVC纳米地板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有UV表面层、PVC耐磨层、PVC印刷膜层、PVC上板层、PVC中板层、以及PVC下板层;按重量百分比计:PVC上板层由45%~55%的PVC材料、35%~45%的碳酸钙、4%~6%的纳米材料、4%~6%的塑化剂构成;PVC中板层由35%~45%的PVC材料、45%~55%的碳酸钙、8%~10%的固化剂构成;PVC下板层由55%~60%的PVC材料、25%~35%的碳酸钙、4%~6%的纳米材料、4%~5%的塑化剂构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塑化剂为邻苯二甲酸酯类、柠檬酸酯类、磷酸酯类、环氧类、己二酸酯类、或聚酯类化合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固化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或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纳米材料为二氧化矽材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按重量百分比计:PVC上板层(40)由50%的PVC材料、40%的碳酸钙、5%的纳米材料、5%的塑化剂构成;PVC中板层(50)由40%的PVC材料、50%的碳酸钙、10%的固化剂构成;PVC下板层(60)由60%的PVC材料、30%的碳酸钙、5%的纳米材料、5%的塑化剂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耐磨层下面的PVC上板层、PVC中板层、以及PVC下板层结构可提高PVC地板的强度和耐冲击性,其内部的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除臭和杀菌效果,从而解决了传统的PVC地板存在的臭味和容易滋生细菌的问题,使用效果非常良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体现本发明原理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见图1所示:本发明的PVC纳米地板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有UV表面层10、PVC耐磨层20、PVC印刷膜层30、PVC上板层40、PVC中板层50、以及PVC下板层60;UV表面层10、PVC耐磨层20、以及PVC印刷膜层30为PVC地板常见结构,这里不再赘述。
按重量百分比计:PVC上板层40由45%~55%的PVC材料、35%~45%的碳酸钙、4%~6%的纳米材料、4%~6%的塑化剂构成;PVC中板层50由35%~45%的PVC材料、45%~55%的碳酸钙、8%~10%的固化剂构成;PVC下板层60由55%~60%的PVC材料、25%~35%的碳酸钙、4%~6%的纳米材料、4%~5%的塑化剂构成。塑化剂为PVC的发泡结合剂,其种类可为邻苯二甲酸酯类、柠檬酸酯类、磷酸酯类、环氧类、己二酸酯类、或聚酯类化合物。固化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或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塑化剂和固化剂为PVC地板生产行业的技术人员所熟悉,其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合适的塑化剂和固化剂。纳米材料则为二氧化矽材料。
经试验验证,作为最佳配比,PVC上板层40由50%的PVC材料、40%的碳酸钙、5%的纳米材料、5%的塑化剂构成;PVC中板层50由40%的PVC材料、50%的碳酸钙、10%的固化剂构成;PVC下板层60由60%的PVC材料、30%的碳酸钙、5%的纳米材料、5%的塑化剂构成。
本发明的六层材料经热压成型、冲切片材成型后即可得到可供施工使用的PVC纳米地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轩豪,未经张轩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88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节能2200w2极三相异步电动机
- 下一篇:一种RFID卡封及其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