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弓式底座的无动力起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6528.1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0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森;徐斌荣;刘宏亮;刘海峰;王海峰;贺继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5/00 | 分类号: | E21B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21002***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弓 底座 动力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钻机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弓式底座的无动力起升方法。
背景技术
弹弓式底座采用平行四边形机构的运动原理,利用绞车动力,通过游吊系统使底座从低位整体旋升方式起升到工作位置。由于该类型底座的特殊结构要求,其生产及维修时,需要起升至高位检测相关技术参数。
现有弹弓式底座必须配套对应绞车、井架及动力部分,现有弹弓式底座的起升方法是:先将井架起升至高位,再利用绞车动力,通过游吊系统使底座从低位整体旋升方式起升到工作位置,如果不配套对应绞车、井架及动力部分,独立底座利用现有方法将不能完成起升。
目前来说,弹弓式底座的无动力起升是该类底座生产过程中的最大技术难题,特别是在底座作为独立部件生产或在维修过程中,底座的无动力情况普遍存在。如何将弹弓式底座起升至高位、进行起升过程验证、相关技术参数检测、保证产品质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弓式底座的无动力起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离开配套对应绞车、井架及动力设备,就无法将弹弓式底座起升至高位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弹弓式底座的无动力起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独立底座在低位组装时,控制左/右前基座和左/右后基座、左/右上座的开档尺寸,旋转部分的销轴与耳座孔间均涂抹润滑油;
步骤2、吊点选在上层上座刚性好、重量大的构件上,吊点处加装隔垫;
步骤3、采用多台起吊设备操作,对应平衡吊挂在上层上座各处,先起升高度100mm时暂停,检查吊点位置、吊点处防护、各设备同步情况、起吊设备负载情况,保证钻台面水平、起升过程平稳;以后每起升高度300mm,检查各起吊设备负载情况、各吊点高度差,控制最大高差≤100mm,直到将底座起升至最高位,即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低位组装要求,确定吊点位置,采取防变形措施,多台起吊设备配合作业,起升过程监控等,模拟底座起升工况将底座起升至高位,解决了底座独立成套时不能起升的难题,保证底座在生产、维修时可以自行实现起升,进行过程验证、相关技术参数检测,该方法操作简便,操作安全性高,保证了产品制造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在底座完全折叠状态(低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方法在底座抬吊起升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方法在底座工作位置(高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方法在底座抬吊起升吊点位置示意图。
图中,1.立根台,2.左/右上座,3.绞车架及转盘梁,4.前立柱,5.中立柱,6.后立柱,7.斜立柱,8.左/右前基座,9.左/右后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图3,本发明方法所要抬吊起升的弹弓式底座的结构是,该底座结构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主要包括立根台1、左/右上座2、绞车架及转盘梁3连接构件,构件之间通过销钉方式连接;下层主要包括左/右前基座8和左/右后基座9连接构件,其中的左前基座与左后基座、右前基座与右后基座分别通过销钉方式连接成左、右两个部分,左、右两个部分横向之间采用连接梁、连接架和斜撑等连接构件连为整体;中间层位于上、下层之间,包括前立柱4、中立柱5、后立柱6及斜立柱7实现连接,该四个连接部件在每边各设置有一套,均采用销轴与上、下层相关部件形成铰支连接关系,实现支撑上层和起放底座的作用。
本发明方法所述的无动力是指无对应配套绞车、井架及动力部分时,独立底座就能完成起升。
本发明方法用于对弹弓式底座进行无动力起升,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参照图1,独立底座在低位组装时,控制左/右前基座8和左/右后基座9、左/右上座2的开档尺寸,旋转部分的销轴与耳座孔间均涂抹润滑油,下层基座包括左/右前基座8和左/右后基座9,上层上座包括左/右上座2,上层包括立根台1、左/右上座2、绞车架及转盘梁3,
控制下层基座开档尺寸±2mm,保证基座大身顺直,全长直线度≤10mm,校大斜方差≤3mm,对应铰支孔同轴且水平,误差≤1mm;
控制上层上座开档尺寸±2mm,校大斜方差≤5mm,对应铰支孔同轴且水平,误差≤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65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