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体六通道过电缆封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6016.5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8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雄;刘敏;刘鹏;王林;罗建伟;王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22 | 分类号: | E21B33/12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体 通道 电缆 封隔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杆泵(如电潜泵)采油生产管柱上使用的油套环空(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隔离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六通道过电缆封隔器。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为了防止井喷事故,通常在无杆泵采油生产管柱上使用一种油套环空隔离工具,其作用是在井喷时封堵油套环空,防止井液和其它流体通过油套环空涌出井筒。油套环空隔离工具必须具有生产通道、排气通道、电缆通道以及为了细小管线在油套环空穿过所预留的通道,该类封隔器本体通常采用的结构为整体结构,其存在的不足之处一方面在于其加工量较大,加工时间过长,从而使加工成本很高,另一方面由于本体为一体结构,为了减少加工量,许多不必要的机构也予以保留,因此自身重量过重,使装配、试验、运输变得更加难以操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分体六通道过电缆封隔器,适用于采用无杆泵(如电潜泵)进行采油作业的油井,本发明具有结构巧妙、重量轻、维修方便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分体六通道过电缆封隔器予以实现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主体部分、坐封锁紧部分、密封部分和锚定解封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包括设置在插入管柱一端的双母接箍和偏心地套在所述插入管柱上的本体总成;所述双母接箍与所述插入管柱之间及所述插入管柱与所述本体总成之间均为螺纹连接;所述本体总成由本体头部和中心管焊接构成,所述本体总成上设多个轴肩,所述本体头部在插入了插入管柱的基础上还设有多个轴向通孔,所述多个轴向通孔用于电缆、测试管线、加药管线的穿越通道及用于井下排气阀的排气通道;在所述本体总成上依次套装有活塞、锁套、上规环、三个胶筒、下规环、上锥体、卡瓦套和下锥体,所述活塞和锁套的外周上、且位于本体头套装有活塞套和定位套,所述活塞套的两端与所述中心管之间设有活塞;所述坐封锁紧部分包括上述套装在所述本体总成上的活塞套、活塞、锁套、锁环、定位套和上规环,所述上规环与所述定位套之间设有铜剪钉;所述插入管柱的管壁上设有四个径向通孔,所述本体头部的内回转面上、在与所述四个径向通孔对正的位置设有一环形槽,所述活塞套与所述本体头部外回转表面之间形成有环空,设置在所述本体头部的其中一个轴向通孔上设有径向过油通 孔,所述径向过油通孔与所述环空和所述环空槽贯通,所述径向过油通孔设有小堵头,从而自所述插入管柱孔经其管壁上的四个径向通孔、所述本体头部内回转面上的环空槽、所述本体头部上的径向过油孔至所述活塞套与所述本体头部外回转表面之间的环空形成液压传递通道;所述密封部分包括上述套装在中心管上的三个胶筒,相邻两个胶筒之间均分别设有金属隔环;所述锚定解封部分包括上述套装在中心管上的下规环、上锥体、卡瓦套和下锥体,所述卡瓦套的筒壁上开有四个日字形窗口,在每个日字形窗口内均设有卡瓦和卡瓦簧片;所述上锥体与所述卡瓦套之间设有钢剪钉,所述上锥体的内表面设有台阶,所述中心管的外表面上设有开口定位环,所述上锥体与所述中心管之间设有钢剪钉;所述卡瓦套与所述下锥体之间设有限位钉;所述下锥体与所述中心管之间设有多个解封剪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封隔器采用液压坐封、上提解封的工作方式,并且具备电缆、测试管线和加药管线等的穿越通道,以及井下排气阀的排气通道。由于主体部分在结构上采用由插入管柱和与本体头部焊接在一起的中心管构成,其本体头部的实心部分只占主体总长的五分之一,其中的插入管柱作为生产管柱的连接件并贯穿于整个主体部分。本发明封隔器重量轻、维修方便,适用于采用无杆泵(如电潜泵)进行采油作业的油井。
附图说明
图1-1是本发明分体六通道过电缆封隔器的轴向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图1-1中A-A所示位置剖面图;
图1-3是图1-1中B-B所示位置剖面图;
图1-4是图1-2中C-C所示位置剖面图;
图2-1是图1-1中所示本体总成的轴向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2-2是图2-1所示本体总成的端向视图;
图2-3是图2-2中所示D-D局部剖视图;
图2-4是图2-2中所示E-E局部剖视图;
图2-5是图2-2中所示F-F局部剖视图;
图2-6是图2-2中所示G向局部视图;
图3-1是图1-1中所示上锥体的轴向结构半剖视图;
图3-2是图3-1中所示H-H位置剖视图;
图4-1是图1-1中所示下锥体的轴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60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