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场救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5496.3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1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黄颖颖;赵今阳;潘心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
主分类号: | A62B31/00 | 分类号: | A62B31/00;A62C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0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场 救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援装置,尤指一种火场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缺乏一种用来辅助消防员进行营救工作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火场救援装置。实现了一种能够轻松上下楼、并能有效进行救援工作的机器人,具有稳定性强、安全性高的优点。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一种火场救援装置,包括一底座、一控制单元、一摄像头和一机械臂,所述机械臂通过一第一电机与所述底座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摄像头与远程控制中心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安全舱和复数个履带轮,所述履带轮通过一第二电机传动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两侧,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安全舱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上述安全舱的顶部设有一舱盖,所述舱盖通过一第三电机可开启地与所述安全舱密封连接,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上述安全舱内设有供氧系统,所述供氧系统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还包括固定于上述底座上的一传感器和一灭火装置,所述灭火装置和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
履带轮实现了机器人能够轻松上下楼;机械臂与安全舱的配合实现了在侦测到伤员后,机械臂能够将伤员转移至安全舱,将伤员安全运送出火灾现场;密封的舱盖防止外部炽热有毒烟尘进入安全舱内,保证舱内伤员的安全;安全舱内的供氧系统,为安全舱内的伤员提供足够的供氧。灭火装置的采用,能够在机器人行进的过程中起到灭火和对自身降温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火场救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一种火场救援装置,包括一底座1、一控制单元3、一摄像头7和一机械臂5,机械臂5通过一第一电机与底座1传动连接,第一电机与控制单元3电连接,控制单元3和摄像头7与远程控制中心通信连接,还包括一安全舱4和复数个履带轮2,履带轮2通过一第二电机传动固定于底座1的两侧,履带轮2实现了机器人能够轻松上下楼;第二电机与控制单元3电连接,安全舱4固定于底座1上。
摄像头7给救援人员提供火场实时信息。
安全舱4的顶部设有一舱盖41,舱盖41通过一第三电机可开启地与安全舱4密封连接,第三电机与控制单元3电连接。密封的舱盖41防止外部炽热有毒烟尘进入安全舱4内,保证安全舱4内伤员的安全;
安全舱4内设有供氧系统,供氧系统与控制单元3电连接。安全舱4内的供氧系统,为安全舱4内的伤员提供足够的供氧。
机械臂5与安全舱4的配合实现了机器人侦测到伤员后,机械臂5能够将伤员转移至安全舱4,将伤员安全运送出火灾现场;
还包括固定于底座1上的一传感器8和一灭火装置6,灭火装置6和传感器8与控制单元3电连接。传感器8用来探测火焰,灭火装置6的采用,能够在机器人行进的过程中起到灭火和对自身降温的作用。
当对高楼层火灾进行救援而使用本发明时,首先远程控制中心通过摄像头7判断机器人的方位和前部情况并向控制单元3发送指令信号,控制单元3根据指令信号驱动第二电机传动履带轮2使机器人沿楼梯爬至火灾楼层,同时传感器8配合魅惑装置6对行进路线进行灭火并降低自身机器温度,远程控制中心通过摄像头7传输的影像搜索伤员,在发现伤员后,控制机器人移动至伤员前,通过驱动第三电机打开安全舱4的舱盖41,驱动第一电机控制机械臂5轻柔地将伤员夹送至安全舱4内,再驱动第三电机关闭舱盖41同时启动安全舱4内的供氧系统,再控制机器人按原路返回,完成救援。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未经上海市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54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定芳烃中硫化物的方法
- 下一篇:反射密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