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采血管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5066.1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9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赵卫东;陈寿松;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54 | 分类号: | A61B5/154;A61J1/05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宋文学 |
地址: | 264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血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采血检验耗材,具体地说是一种真空采血管。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真空采血管由胶塞、盖帽、塑料试管三部分组成,其中盖帽扣合在胶塞上,胶塞与试管配合密封。临床检测过程中需要将胶塞与试管分离,提取试管内血样,最后将胶塞重新盖回试管。由于未开启之前试管内是处于负压状态,胶塞在压差及胶塞的弹性变形作用下与试管会紧密的配合;长时间贮存,胶塞会逐渐老化,弹性变形减小。使用时一旦胶塞开启负压消失,再将其盖回,此时试管内压强大于环境压强,管内处于正压状态,胶塞弹性减小与试管间的摩擦力减小,导致胶塞会被弹出,无法将血液再次密闭保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构造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密封性好,可多次开启的真空采血管。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采血管,由胶塞、盖帽、塑料试管组成,其特征是:所述塑料试管与胶塞配合的管口内壁圆周上设有环型凸起。
本发明所述塑料试管管口内壁圆周上设有两条或三条平行的环型凸起。
本发明所述环型凸起的轴向截面为三角形。
本发明塑料试管与胶塞配合的管口内壁圆周上设有环型凸起,环型凸起的轴向截面为三角形,这样试管内壁圆周上形成1-3条环型凸起密封棱线。对照现有技术,其与胶塞紧配合固定,连接可靠,密封性好。本发明构造简单,连接密封可靠,胶塞开启后再盖上,也不会被弹出,密封效果好。本发明适用于临床血样的采集、密闭保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组成结构的分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盖帽,2.胶塞,3.塑料试管,31.环型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一种真空采血管,由胶塞2、盖帽1、塑料试管3组成,其中盖帽1扣合在胶塞2上,胶塞2与塑料试管配合密封。装配时,首先将胶塞2压入盖帽1内,然后向塑料试管3内添加试剂,最后在抽真空设备上完成真空度抽取,与此同时将胶塞2与盖帽1的组件压入塑料试管3内。
本发明的特点是:所述塑料试管3与胶塞2配合的管口内壁圆周上设有环型凸起31。
所述塑料试管3管口内壁圆周上设有两条或三条平行的环型凸起31。所述环型凸起的轴向截面为三角形。如图1、图2所示。
本发明塑料试管内壁圆周上形成1-3条环型凸起密封棱线。胶塞2压入塑料试管3内,在弹性变形下,塑料试管3的环型凸起31嵌入胶塞2内,胶塞2同塑料试管3的间形成宫型密封,解决密封性同时由于环型凸起31的嵌入也增大了摩擦力,同时也解决了胶塞的弹出问题。使塑料试管即便在贮存时间较长,胶塞老化弹性下降,由于环型凸起31长时间嵌在胶塞2内,胶塞2表面会留下几条环形的沟槽,采血时将胶塞拔出再盖回去,胶塞2表面的沟槽会再次嵌入塑料试管3内壁的环型凸起31,增加胶塞2与塑料试管3之间摩擦力,使塑料试管仍有很好的密封性及防回弹性。
本发明构造简单,连接密封可靠,胶塞开启后再盖上,也不会被弹出,密封效果好。本发明适用于临床血样的采集、密闭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50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木质纤维素材料
- 下一篇:用于碱金属-硫-电池的阴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