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太阳能赛车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3500.2 | 申请日: | 201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1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斌;金万增;刘宇峰;黄俊骥;陆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斌 |
主分类号: | B60K16/00 | 分类号: | B60K16/00;B62D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太阳能 赛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驱动的汽车,其应用领域主要适用于太阳能赛车方面。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新兴能源,太阳能技术在人类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太阳能清洁环保可再生的特点,利用太阳能驱动是当前汽车行业发展的方向之一。然而由于当前技术条件制约,以及太阳光光能单位功率有限,故完全采用太阳能作动力的汽车,只存在于太阳能赛车领域。而关于太阳能赛车设计制造的研究,对于未来发展太阳能汽车具有技术储备的积极意义。
而汽车设计中某些基本原则与太阳能赛车具有共通性,例如汽车的直线加速性能和转向操控性能,即汽车机动性能,通常要求车体在运动中具有向下的地面吸力即负升力,进而产生摩擦力与转向力矩来满足汽车机动性能。而负升力与车体减阻却自相矛盾,难以兼顾,只能在取舍中达到平衡。传统太阳能赛车因为技术与光强的局限,更在车体减重与气动减阻方面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几乎达到了技术与设计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同于传统驱动形式,且实现多方面性能综合考虑的太阳能赛车结构造型。
为了兼顾汽车的加速性与操控性,实现气动减阻与车体减重,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太阳能赛车设计的新构型。其实现的技术方案为:在传统太阳能赛车车体的基础上,在车体尾部上表面安装导管空气螺旋桨。
此新构型与传统构型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有:传统太阳能赛车车体用于安装其他设备构件;车轮及其转向部件用于操控车体转向;驾驶室及其附属设备用于乘员驾驶赛车。
此新构型的技术创新点在于:取消电机作为驱动车轮的动力来源,代之以导管空气螺旋桨驱动。并采用一系列气动设计理念,综合考虑以改善太阳能赛车的整体气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新型太阳能赛车整体构型示意图。
图2: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导管空气螺旋桨与车体的结合方式示意图。
图3: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车体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附图,进一步解释太阳能赛车整体构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导管空气螺旋桨3、4安装位置位于车体1尾部,以保障驾驶舱2的前向及侧向的视野。
如图1所示,导管空气螺旋桨3、4安装位置位于车体1上表面。由于车体下表面安装转向车轮6以及容纳驾驶员身体和承重轮的座舱5,突出部件较多,易导致流动发生分离,且由于三维地效应的影响,流场结构复杂,此类因素作用将导致导管空气螺旋桨的气动效率降低,故避免将导管空气螺旋桨安装于车体下表面。
如图1所示,导管空气螺旋桨3、4的排布方式,可综合考虑成本、尺寸及工况需求等因素,采用左右对称安装,单个或复数个导管空气螺旋桨为一组的排布方式。如图1中,每两个导管空气螺旋桨为一组,车尾左侧安装导管空气螺旋桨组4,右侧安装导管空气螺旋桨组3。每组的单个导管空气螺旋桨之间,组与组之间的间距,以及单个导管空气螺旋桨的转动方向,可根据实验或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调整。导管空气螺旋桨无论采用何种排布方式,都在本发明涉及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在直线行驶过程中,导管空气螺旋桨3、4扇动空气由导管出口向后喷出,空气提供螺旋桨轴向向前的反作用力,以此作为驱动力推动赛车前进。由于驱动力力矩与升力力矩方向相反,可知本发明构型满足直线加速性、操纵性与稳定性要求。
如图1所示,当操纵赛车转向时,左右两组导管空气螺旋桨3、4的转动将实现差动转动,甚至反风,引发流场及气动力改变,以提供转向力矩。以向右偏转向,右侧导管空气螺旋桨3反风为例。由于导管空气螺旋桨的推进力,因左右差动转动而不再对称,产生向右偏转的转向力矩。同时导致车体上表面右侧压力增加,使车体气动升力骤降,并产生右侧下压的滚转力矩,进一步增加右侧车轮的摩擦力,获得更高的向右偏转的转向力矩。因而本发明的新构型能够满足转向的操纵性与稳定性。无论导管空气螺旋桨与方向盘采取何种关联方式,如机械传动或电路控制,都在本发明涉及范围之内。
如图2所示,导管空气螺旋桨1与车体2的结合方式。根据实验或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以及实际情况要求,即可采用图A所示车体导管一体化成形,也可采用图B所示其他连接部件结合,都在本发明涉及范围之内。
如图3所示,车体横截面特征为:上表面1水平,下表面2向下凸起。当赛车遭遇横侧风影响时,此车体横截面特征可抑制向上正升力的产生,保障赛车的横侧稳定性。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并未经过优化设计,故在实际设计制造过程中,任何改进和修正,如不脱离本发明所述构型的基本原理,应视为在本发明权力保护所涉及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斌,未经刘文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35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标移动方法及应用此的触摸型便携式终端
- 下一篇:一种带振动功能的鼠标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