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用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3447.6 | 申请日: | 201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9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黄灿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谱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3/12;A61B3/14;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三重***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医用检测装置及其组装方法,尤其关于可适用于不同医用检测功能的一种医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器材发展的趋势包括提供一种医用检测装置用来检查不同器官,如眼、耳、皮肤或其他内部器官并产生其影像。专利申请案号WO2009/004115揭示了一种医用检测装置包括一光学组件可与相机单元连接,光学组件具有一资料结构,包括与光学组件有关的资料。当光学组件与相机单元连接时,与光学组件有关的资料就能传递到相机单元,相机单元根据与光学组件有关的资料控制产生受测器官的影像。相机单元包括一显示器与产生影像的影像感测器。
然而上述装置的设计较为复杂,因光学组件所产生的影像必须传递到相机单元,所以每一光学组件都必须包括资料结构。此外,该装置的影像感测器整合在相机单元。特别是当检测不同器官时常需要使用不同的影像解析度,或需要高解析度的影像感测器进行某些检测时,此种设计将限制影像感测器的选择。在进行特定医学检测时可能需要操作数件医用检测装置,当每一医用检测装置仅配有特定解析度的影像感测器时,因采购所需的医疗器材的花费将会相当的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良式医用检测装置,以克服前述现有技术的缺点。
本发明的范例提供一种医用检测装置,其包括一光传递单元;一光捕捉单元,系与该光传递单元以可拆卸方式连接;以及一手持显示单元,系与该光捕捉单元以可拆卸方式连接。该光传递单元包括至少一第一光学镜,用以接收并传递光。该光捕捉单元包括一感光元件以及与该感光元件连接的一信号输出端,其中设置该感光元件为接收该光传递单元所传递的光并根据所接收的光产生一电信号;设置该手持显示单元以接收该信号输出端的电信号,其中该手持显示单元包括一手持部位以及一显示部位,其系根据接收的电信号显示一影像。
本发明的其他范例系提供一种医用检测装置,其包括:一检测单元;一光捕捉单元;以及一手持显示单元。该检测单元具有一前端,其中设置一光传递单元;以及一后端。该光捕捉单元系以可拆卸方式与该检测单元的后端连接,并且包括一感光元件及与该感光元件连接的一信号输出端;设置该感光元件接收该光传递单元所传递的光并根据所接收的光产生一电信号。该手持显示单元系以可拆卸方式与该光捕捉单元连接以接收该信号输出端的电信号,并且包括一手持部位以及一显示部位,其系根据接收的电信号显示一影像。
本发明提供感光元件搭配所需光学元件及/或光源的选项,使用者可根据其需求与预算选择合适的光捕捉单元、光传递单元及手持显示单元;此外,包括感光元件的光捕捉单元并非与手持显示单元或光传递单元以一体的形式制作成,因此未来使用者将更能只负担感测器升级的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范例的医用检测装置的各样组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医用检测装置的检测单元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医用检测装置的光传递单元的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医用检测装置的光传递单元的截面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医用检测装置的光传递单元的截面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医用检测装置的光捕捉单元的截面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医用检测装置的光捕捉单元的截面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医用检测装置的手持显示单元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 检测单元
101 后端
102 前端
103 连接机构
200a、200b、200c 光传递单元
201、202 光学镜片
203 导光柱
204 光纤
205 光源
206 电线
300a、300b 光捕捉单元
301 外壳
301a 开孔
302a、302b 镜片移动单元
303a 调焦镜片
303b 棱镜
304 光源
305 感光元件
306 电极接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谱实业有限公司,未经爱谱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34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