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替换电源的LED光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93297.9 | 申请日: | 2012-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5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林洺锋;张春旺;王武;胡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洲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9/00 | 分类号: | F21S9/00;F21V23/00;F21V23/06;F21V17/1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 地址: | 516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替换 电源 led 光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照明设备,尤其是指一种可替换电源的LED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LED光源具有使用寿命长、发光利用率高、能耗低、发光效率高且还在不断提高等优点,使它成为一种理想的绿色照明光源。随着这项照明技术在全球的推广,LED灯必将取代日光灯、节能灯、白炽灯等产品,迎来一个崭新的照明时代。
然而现有LED灯,一般结构上均为标准一体化,包括灯头、灯体、光源及灯罩,灯体内相应设有电源驱动,电源与灯头的光源之间的连接则通常采用的是焊锡连接,整体再用螺丝固定。而现有LED灯的光源通常寿命较长,相对的电源部分则容易受到稳定性影响,因此通常LED灯不工作的问题多半处在电源问题上,而当需要维修时,则需要对现有一体化结构的LED灯的电源和光源实行拆分,拆分过程需要先取下螺丝再高温熔锡,这样操作不仅容易导致LED光源因高温而失效,还可能由于静电而导致其损伤,整个维修过程即不方便拆装,又不便于更换与维修电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拆装方便的可替换电源的LED光源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替换电源的LED光源装置,它包括对应设有扣接机构的灯头及灯体,所述灯头主要由碗体、发光单元及针脚组成,所述灯体主要由壳体、电源及弹片组成;所述灯头的碗体中设置发光单元,碗体还设有用于套接灯体壳体一端的套接腔,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针脚电气连接,针脚的一端伸出至所述套接腔中;所述灯体的壳体中设置所述电源,电源与所述弹片一端电气相连,弹片另一端伸出于壳体外表面与灯头的针脚位置相适配设置;
上述结构中,所述扣接机构包括限位台及卡槽,所述灯头的碗体的套接腔内壁及灯体的壳体外壁对应设置互为适配的所述扣接机构的限位台及限位槽;
上述结构中,所述灯头还包括一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下表面设有延长杆,延长杆外端设置有所述限位台,对应的碗体上设有供延长杆穿过延伸至套接腔的第一通孔;所述灯体的壳体于套接碗体的侧壁设有与所述限位台相适配的所述限位槽;
上述结构中,所述灯体的壳体于套接碗体的侧壁设有间隔的两个凸台,两限位凸台之间形成与连接环的延长杆的限位台相适配的限位槽;
上述结构中,所述连接环下表面还设有倒钩卡柱,对应的碗体设有供倒勾卡柱穿过延伸至套接腔的第二通孔;所述灯体的壳体对应倒勾卡柱设有导槽,导槽中偏向一侧设有第一凸台;
上述结构中,所述扣接机构还包括钥匙、插销及弹簧;所述碗体的侧壁设有的第二通孔与倒勾卡柱间形成有容置腔,所述插销上套接所述弹簧并被限位于容置腔中,插销上部设有与倒勾卡柱端头的倒钩同向的卡台,对应的,在所述灯体的壳体的导槽中偏向另一侧设有与卡台适配的第二凸台,于壳体表面还设有可供钥匙插入的与导槽相连通的孔;所述钥匙包括把柄及顶杆,所述顶杆可插入壳体的孔顶压插销使其脱离与第二凸台的限位实现解锁;
上述结构中,所述倒勾卡柱设有用于套接弹簧的限位柱;
上述结构中,所述倒钩卡柱与延长杆在连接环上呈对称设置;
上述结构中,所述灯头还包括反光杯及透镜,所述连接环上表面设有与反光杯底部适配的挂钩,连接环通过挂钩与反光杯之间扣接并限位所述透镜,所述连接环与碗体之间对应设有螺孔,两者通过螺栓螺接,碗体于连接连接环之间还通过导热硅胶连接有所述发光单元。
相比于常见的LED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分离的灯头、灯体结构,其中灯头设置LED光源而灯体设置电源,灯头与灯体套接通过扣接机构使得灯体套接于灯头后旋转可实现快速卡固,连接固定,并通过弹片、针脚电气连接实现快拆装式连接。产品整体结构方便了LED灯的电源拆卸进线维护与更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发明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的灯头、灯体分离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灯头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连接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灯体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灯体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于扣合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于解锁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洲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洲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32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汉明码编码参数盲识别方法
- 下一篇:多栅III-V量子阱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