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静电涂料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2853.0 | 申请日: | 2012-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0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孙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长市巨龙车船涂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167/00;C09D167/02;C09D183/00;C09D183/10;C09D183/12;C09D183/04;C09D7/12;C09D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梁晓霏 |
地址: | 239354 安徽省滁州市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静电 涂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料,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静电涂料。
背景技术
抗静电涂料是具有导电和排除积累静电荷能力的功能性涂料。抗静电涂料伴随现代科学技术而发展,至今约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早在1948年,美国公布了将银和环氧树脂制成导电胶的专利,这是最早公开的导电涂料。20世纪50年代日本开始生产以银系和碳系为主的防静电涂料。20世纪60年代美、英、日等国相继研制出抗静电涂料。20世纪80年代国外防静电技术和电热涂料技术获得迅速发展,我国也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和应用抗静电涂料。
通常,高分子材料大多是电绝缘性材料,其表面电阻率ρs和体积电阻率ρv很大(ρs为1014~1017Ω·m,ρv为1015~1018Ω·m)。体积电阻率小于100Ω·m的为高分子导电材料,用于导电和电磁屏蔽;体积电阻率为100~106Ω·m为半导体材料,主要用于发热电阻件和电极;体积电阻率电为105~1010Ω·m的材料主要用于抗静电材料。当材料体积电阻率小于108Ω·m,或表面电阻率小于109Ω·m时,即使产生静电荷也会很快向周围环境泄放。抗静电涂层作为功能性涂层,其表面电阻率通常在105~109Ω·m,可以利用静电的泄放效应,将积聚在物体表面的静电荷及时泄放,避免静电积累所引起的各种问题,因此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航空、化工、印刷等多种工业领域。
抗静电涂料是一组体积电阻率在以范围内的特种功能涂料。它最早的研究记载是在美国公布的导电胶专利。日本在世纪年代就研究出银系和炭系为主的抗静电涂料,并应用于电子工业和军事领域,而对石油工业领域静电危害的认识到年代才完全成熟。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尤其自年国家强制性要求石油罐采用抗静电涂料以来,这类涂料在石油罐方而的应用迅速发展起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一些有洁净要求和抗静电要求的墙面和地面的场所,如在电子电器厂房、计算机房、印刷厂、纺织厂及制药厂等的应用也多了起来,抗静电涂料受到越来越广泛而深人的重视。但是导电性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温度,而且有的抗静电材料价格较贵,冲击强度和机械性能都下降,较差。
CN 101993647 A公开了一种耐高温抗静电涂料,特别适用在高温作业。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温抗静电涂料,能保持良好导电性,不影响制作产品的性能。本发明的原料配制是:聚醋树脂55-65%、环氧树脂55~65%、填料27-40%、流平剂4-5%、固化剂3-4%、树脂40-70%、导电粉20-40%、溶剂1-20%、分散助剂1-3%、钛白粉1-5%、偶联剂0.1-0.3%、苯丙乳液35-55%、石墨粉1-4%、炭黑1-4%、稀释剂45-65%。但现有的耐高温抗静电涂料的,在保证抗静电以及耐高温性能的同时,会导致其它一些性能的降低,例如耐候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抗静电涂料,所述抗静电涂料在保证涂料的抗静电性能的同时,所述涂料的附着力、耐候性、耐磨性、以及耐高温性能等性能均十分优异。
所述抗静电涂料,按重量份数包括: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涂料按重量份数包括: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涂料按重量份数包括: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聚酯树脂为PET和/或PBT。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有机硅树脂为聚酯改性硅氧烷、聚醚改性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苯基硅氧烷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例如聚甲基苯基硅氧烷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混合物,聚醚改性硅氧烷和聚酯改性硅氧烷的混合物,聚甲基苯基硅氧烷和聚醚改性硅氧烷的混合物,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酯改性硅氧烷的混合物,聚甲基苯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醚改性硅氧烷的混合物,聚酯改性硅氧烷、聚甲基苯基硅氧烷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混合物,聚醚改性硅氧烷、聚酯改性硅氧烷、聚甲基苯基硅氧烷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长市巨龙车船涂料有限公司,未经天长市巨龙车船涂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28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井系统安全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电梯填隙胶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