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电压偏差的风电场等值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2757.6 | 申请日: | 2012-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9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琰;迟永宁;孙蔚;王真;汤海雁;刘超;苏媛媛;张占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电普瑞张北风电研究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压 偏差 电场 等值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发电技术中的风电场并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风电场并网的基于微电压偏差的风电场等值方法。
背景技术
风电场的数学模型是基于风电机组数学模型建立的,但又不能采用简单倍乘,需要考虑风电场电气布局的特性以及各台风电机组的位置不同及相互影响,建立针对场内接线和风电机组的详细模型。但是对于大型并网风电场,则会有可能导致仿真中出现维数灾的问题;对于研究包含风电的系统稳定性中,关心的是风电场作为整体对系统的影响;对于特定风电场的研究,重点关注的是其他风电场整体对研究风电场场内机组的影响,而不是其他风电场场内机组,因此有必要针对风电场等值进行研究。
针对并网风电场对系统暂态稳定性影响研究,风电场等值需要尽可能用较少的风电机组台数反映风电场实际特性,但同时必须要详细考虑到风电场电气设备参数、风电场集电线路对风电场模型的影响。因此,在进行风电场等值研究中,应当考虑风电场内机组的电气分布、机组类型以及机组在故障过程中的响应特性,对处于相同或接近运行点的机组进行合并处理。
鉴于上述现有的风电场等值方法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人依靠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和创新,最终发明一种基于微电压偏差的风电场等值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电压偏差的风电场等值方法,使用本发明方法进行等值的风电场阶数较低,能较准确的反映风电场并网特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微电压偏差的风电场等值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一条馈线上型号相同的机组中具有相近并网特性的机组划分为同一机群;
b.将同一机群的风电机组聚合等效为一台风电机组或等效为倍乘模型;
c.采用等效线损模型对风电场内集电线路进行简化;
d.当同一机群的风电机组聚合等效为一台风电机组时,则该机群的箱变等值为一台机端升压变;当同一机群的风电机组聚合等效为倍乘模型时,在该机群的箱变采用倍乘模型等值。
进一步,所述步骤a中所述的具有相近并网特性是指各台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之间相差不超过20%。
进一步,所述步骤a中同一机群的划分包括如下步骤:
1)构建风电机组连接电网的双机无穷大电网模型,在风电机组满发且机端电压为0.97pu的情况下,设置送出线路发生三相短路故障,故障持续0.625s,使风电机组机端电压跌落到0.2pu,记录该故障模式;
2)在送出线路上,改变第二台风电机组的连接位置,使第二台风电机组机端电压在稳态下高于第一台风电机组机端电压0.002pu;
3)在步骤1)的故障模式下仿真计算两台风电机组在故障和故障恢复期间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4)若下式1成立则记录两台风电机组机端电压的压差,若下式1不成立,则进行步骤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电普瑞张北风电研究检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电普瑞张北风电研究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27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