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快速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9241.6 | 申请日: | 2012-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2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赵洋甬;赵建平;卢珊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31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01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阴离子 表面活性剂 快速 检测 试剂盒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成分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环保水与废水检测、卫生标准中餐具洗涤剂检测技术,具体的说,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快速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又称阴离子洗涤剂,主要指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和烷基磺酸钠类物质。洗涤剂的污染会造成水面产生不易消失的泡沫,并消耗水中的溶解氧。目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常用亚甲蓝分光光度法(GB/T5750.4-2006,GB7494-87)进行测定,也有使用盐酸副玫瑰苯胺、碱性品红、孔雀绿等其他染料作为显色剂的文献报道,但是现有方法测定低浓度样品一般都需经过氯仿等有机溶剂萃取,萃取剂对于操作人员及环境有一定危害。
此外,申请公布号CN102353668A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方法虽然对原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但是震荡时间对于结果的影响挺大;最终的测试步骤仍需要将氯仿层溶液放入比色皿中进行比色,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操作人员与有毒萃取剂的接触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而提供能避免操作人员与萃取剂的直接接触,同时增加测试速度、环保无污染的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快速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快速检测试剂盒,其中,包括阴离子专用试剂预制管、洗涤液、破乳棒、试管静置架及移液器,阴离子专用试剂预制管中预设置有相应比例的氯仿及亚甲蓝显色剂,且由氯仿形成的氯仿层高度至少高于光度计检测口高度1毫米;所述的亚甲蓝显色剂形成有水封层,所述的水封层位于氯仿层上。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快速检测试剂盒包括有空白对照管、阳性对照管、定位夹与环保密封袋。
上述的移液器为巴氏吸管。
上述的阴离子专用试剂预制管为一种具防止漏液的垫片且与分光光度计孔径相适应的带盖圆底螺口试管。
上述的试管静置架为与阴离子专用试剂预制管相适应孔径的多孔试管架;破乳棒为竹签;环保密封袋为双面八丝自封袋。
一种利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集样品,将样品进行pH调节;
步骤二、将pH调节完成的水样稀释至适当浓度,然后取5毫升水样置于阴离子专用试剂预制管中;
步骤三、将加入水样的阴离子专用试剂预制管在漩涡混匀仪上处理,使阴离子专用试剂预制管内产生漩涡,水相与氯仿相充分混匀;
步骤四、将充分混匀的阴离子专用试剂预制管静置1分钟;
步骤五、用移液器缓慢吸出阴离子专用试剂预制管内适当体积的上层水相,并向阴离子专用试剂预制管内补充洗涤液,重复步骤三和步骤四;
步骤六、若阴离子专用试剂预制管内有乳化情况发生,使用破乳棒机械搅拌破乳;破乳后将破乳棒提离氯仿层,且破乳棒与氯仿层接触部分应留在上层水相中,防止氯仿暴露在空气中挥发,使用定位夹对破乳棒进行固定,继续静置30秒;
步骤七、若阴离子专用试剂预制管内无乳化现象或经步骤四破乳,使用具相应比色槽的分光光度计,以空白对照管为对照,在652nm处测定吸光值;
步骤八、废物回收;将破乳棒于定位夹以上的部分折断,并移去定位夹,使破乳棒下部没入试管中,保证氯仿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被完全隔离在水层之下,旋上螺口试管盖,将使用过的阴离子专用试剂预制管及移液器放入环保密封袋中封存并处理。
上述的步骤二中水样稀释至0.05毫克每升至2.5毫克每升。
上述的步骤三中阴离子专用试剂预制管在漩涡混匀仪上以2500转每分钟的速度处理30秒。
上述的步骤四及步骤五中阴离子专用试剂预制管放置在试管静置架上静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快速检测试剂盒,其中,包括阴离子专用试剂预制管、洗涤液、破乳棒、试管静置架及移液器,阴离子专用试剂预制管中预设置有相应比例的氯仿及亚甲蓝显色剂,且由氯仿形成的氯仿层高度至少高于光度计检测口高度1毫米;所述的亚甲蓝显色剂形成有水封层,所述的水封层位于氯仿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未经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92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