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拆卸的铆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8893.8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8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赵群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群燕 |
主分类号: | F16B19/08 | 分类号: | F16B19/08;F16B2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拆卸 铆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紧固件,特别涉及一种可拆卸的铆接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铆钉由铆壳和铆杆两部分构成,用于紧固连接两个带通孔的板材,达到成为格体的效果,由铆钉连接的结构称为铆接。铆接属于不可拆卸连接,若要使连接在一起的两个零件分开,必须破坏零件上的铆钉。但在实际许多产品中是需要可拆卸的,比如精密、小巧机构中需要螺纹连接但没有容置螺母的空间而只能采用铆钉;交通工具上用钢板拼接的底板因需避免绊脚不能用螺栓螺母连接而只能采用焊接;交通工具上座椅或门窗上为避免碰伤不能有螺母凸出而只能将螺母埋入凹坑内,等等。这些替代手段,或因不可拆卸在维修时只能采用破坏性方法,造成效率或材料的浪费,或因需要留出供螺母埋入的凹坑,导致材料增加和体积的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可拆卸的铆接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拆卸的铆接结构,由铆壳和铆杆组成,其特征在于铆壳制有内螺纹,铆杆制有外螺纹,铆杆的螺纹段由上下两段一体制成,上下两段的螺纹相同,但上段的直径小于下段的直径,使之与铆壳的内螺纹不接触,铆杆上段的螺纹与下段的螺纹错开半个螺距,使上段的螺纹的齿峰、齿谷与铆壳上部内螺纹的齿峰、齿谷分别相对,在上述铆壳和铆杆齿谷相对所形成的螺旋圆周齿谷空间至少有一道螺旋圆周齿谷空间内容置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的卡簧,铆壳的内螺纹圈数多于铆杆下段外螺纹圈数,铆杆下段的螺纹与铆壳下部螺纹配合。
所述卡簧在常态时呈螺旋椭圆C型圈;变形状态为螺旋圆形C型圈,刚好箍于螺栓上段螺纹的齿谷内。
所述螺旋圆形C型圈的外径略小于铆壳内螺纹的内径。
所述铆杆上段的高度为1-3个螺距。
由于铆钉的最大特点是紧固后具有牢固的锁定力,因此本发明铆钉在紧固后也需要防止松脱,设计的防松脱卡簧能够变形,以满足可拆卸的需要。该卡簧在常温时呈螺旋椭圆C型圈;加热后为螺旋圆形C型圈,刚好箍于铆杆上段螺纹的齿谷内。这样,在安装时对卡簧加热,卡簧变为螺旋圆形C型圈后不会与铆壳的内螺纹接触,而使铆杆下段的螺纹与铆壳螺纹配合。安装完毕后,随着温度的降低,卡簧恢复到螺旋椭圆C型圈,其不同的位置分别同时卡于铆壳螺纹和铆杆螺纹的齿谷,铆杆不能继续进退。
所述铆杆和铆壳各开有与内六角扳手配合的六角凹坑或六角通孔。
本发明专门用于铆钉紧固后需拆卸并防松、防盗的场合,可以使用标准内六角扳手拧动,拧紧后即产生可靠的自锁功能,由于卡簧是在连续的螺旋圆周齿谷空间内作变形动作,具有无级调节锁定松紧度的特点,被铆件厚度适应范围较大,无论铆杆旋进在何种位置,冷却后都会在该旋进位置自动锁定,铆壳不会自行松脱,即使用扳手也无法倒拧,具有较高的止退防盗功能。当需要拆卸时,只要对铆壳处进行加热,使卡簧与铆壳分离,即可用扳手退出,避免了传统的破坏性拆卸,减少浪费。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具体内容。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或仰视图。
图2为图1的纵截面图。
图3为图1中卡簧3受热后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卡簧3冷却后的俯视图。
图5为使用本发明对两块钢板铆接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铆杆;11、铆杆螺纹的齿谷;12、铆杆螺纹的齿峰;13、内六角扳孔;2、铆壳;200、螺旋圆周齿谷空间;21、铆壳螺纹的齿谷;22、铆壳螺纹的齿峰;23、内六角扳孔;3、卡簧;4、被连接上钢板;5被连接下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所示结构。本发明的铆壳2和铆杆1浇铸或冲制成胚后采用金加工成型,其中对铆杆1的头部用机床进行缩径加工,再对铆壳和铆杆进行螺纹加工,缩径量为略大于其螺纹的螺深,以伸入铆壳时与铆壳内螺纹不接触为准,缩径段称为上段,未缩径段称为下段,上段的高度以1-3个螺距为宜,下段为与铆壳螺纹配合的紧固功能段。在上段先错开半个螺距加工出1-3圈螺纹,上下段的螺纹相同。铆壳2的内螺纹圈数应该多于铆杆1下段外螺纹圈数,多出的螺纹齿谷用于与铆杆1锁定之用。这样,当铆杆1下段与铆壳2螺纹配合时,铆杆上段螺纹的齿峰12、齿谷11与铆壳上部螺纹的齿峰22、齿谷21分别相对,齿谷11和齿谷21形成可容置卡簧的螺旋圆周齿谷空间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群燕,未经赵群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88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