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分离沥青烟气中沥青焦油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7737.X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3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邓七一;邓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14 | 分类号: | B01D45/14;C10C3/1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分离 沥青 烟气 焦油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沥青烟气中沥青焦油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沥青烟气处理系统中,一般直接利用管道连接到设备,或者在管路系统增加一个汇合的沉降槽,没有采取有效手段进行集中预处理,因此沥青焦油直接被烟气带入布袋除尘器或电捕焦油器等处理设备,增加了设备的负荷,而对于粉尘吸附净化的布袋除尘器处理系统,控制不好将会导致粉尘粘堵在滤袋上面,使滤袋不能正常清灰运行,使布袋除尘器失效。对于电捕焦油器处理净化的系统,沥青烟气浓度过高将导致电捕放电频繁,如果清理不及时,甚至有可能导致起火或者爆炸,增加了系统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分离沥青烟气中沥青焦油的方法及装置,在不增设外部电源或动力气的前提下,将烟气中的沥青焦油进行预处理,降低烟气中的沥青焦油的浓度,减少后续处理设备的负荷,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同时提高烟气净化系统的净化效率,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沥青焦油直接被烟气带入布袋除尘器或电捕焦油器等处理设备,增加设备负荷,控制不好会导致粉尘粘堵在滤袋上面,使滤袋不能正常清灰运行,使布袋除尘器失效等不足。
本发明的离心分离沥青烟气中沥青焦油的方法,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沥青烟气系统的流动沥青烟气进入筒体,流动的沥青烟气推动筒体内的导流叶片在筒体内做旋转运动,使烟气在前进的过程中产生旋转,并在旋转的过程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将烟气中的沥青焦油进行分离;沥青焦油被分离后附着在筒壁,部分沥青焦油在重力作用下自流到筒体的底部;导流叶片旋转带动刮板旋转,刮板在运动的过程中将凝固在筒壁的焦油刮落,通过锥形斗及排料口排出。
本发明的离心分离沥青烟气中沥青焦油的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筒体两端分别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筒体内设置有导流叶片,导流叶片的周边连接有刮板,筒体下部设置有锥形斗,锥形斗的底部设置有排料口。
导流叶片与刮板采用焊接连接。
刮板贴近筒体壁面布置,为楔形结构,外侧面为弧形结构,与筒体壁面平行,固定在与导流叶片一起固定的旋转框架上。
锥形斗可以收集刮板刮下的固体沥青。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通过利用烟气在筒体中的流动,推动筒体内导流叶片的旋转,在导流叶片的旋转作用下,带动烟气在筒体内做螺旋形运动,从而使烟气中的沥青焦油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和烟气分离,在筒体壁面上冷凝下来,并附着在筒体壁面上。导流叶片周边的刮板在运动过程中将附着在筒体壁面上的固体沥青刮下,一方面有效收集冷凝的固体沥青,另外一方面及时对筒壁进行清理,减小沥青在筒壁的粘附厚度,在保证设备长期正常运转的同时,促进了沥青焦油的冷凝,更好的提高系统的净化效率。因此本发明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刮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离心分离沥青烟气中沥青焦油的方法如下:沥青烟气系统的流动沥青烟气进入筒体1,流动的沥青烟气推动筒体1内的导流叶片4在筒体内做旋转运动,使烟气在前进的过程中产生旋转,并在旋转的过程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将烟气中的沥青焦油进行分离;沥青焦油被分离后附着在筒壁,部分沥青焦油在重力作用下自流到筒体的底部;导流叶片4旋转带动刮板5旋转,刮板5在运动的过程中将凝固在筒壁的焦油刮落,通过锥形斗6及排料口7排出。
本发明的离心分离沥青烟气中沥青焦油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筒体1,筒体1两端分别有进风口2和出风口3,筒体1内有导流叶片4,导流叶片4的周边有刮板5,筒体1下部有锥形斗6,锥形斗6的底部有排料口7。
在使用过程中,烟气从进风口2进入筒体1,并带动筒体1内的导流叶片4旋转,在导流叶片4旋转力的作用下,烟气在筒体1内做螺旋形运行,沥青焦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分离到筒体1壁面并被冷凝下来,经过分离的烟气从出风口3排出,被冷凝的沥青被刮板5刮下,落入锥形斗6中,通过排料口7定期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77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视对讲系统
- 下一篇:一种剩余电压信号采集和处理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