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控脱落式深水平台软舱加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6891.5 | 申请日: | 201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7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范模;谢彬;谢文会;杨建民;肖龙飞;刘琳;胡志强;李达;马巍巍;易丛;白雪平;赵晶瑞;王俊荣;冯加果;刘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43/06 | 分类号: | B63B43/06;B63B3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落 深水 平台 加载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控脱落式深水平台软舱加载系统,属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立柱式平台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深海油气开发的顺应式浮式平台。立柱式平台通常是从建造地水平拖至安装水域的,当平台被送至作业位置时,需要将其扶正,也就是将其由水平状态变为竖直状态的过程。无论是实际工程领域的扶正过程,还是模型实验中对扶正过程的模拟,其中一个重要步骤就是向软舱中加载,需要专门设计出一套相应的加载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空缺,提供一种通过线控使堵住软舱开孔的孔塞脱落而实现向立柱式平台软舱加载的系统,能够用于完成立柱式平台的扶正过程。
本说明所提供的一种线控脱落式深水平台软舱加载系统,包括至少1个软舱、至少1个绳索张紧支座和至少1个手柄转块;
所述软舱的底部设有一个通孔;
所述绳索张紧支座的端面上设有至少2个高度相等的支撑柱和1个支撑杆体,所述支撑杆体上设有一轴向通孔,该轴向通孔延伸至所述绳索张紧支座并与外界相连通;所述支撑杆体的高度小于所述支撑柱的高度;所述轴向通孔内设有一绳索,设于所述支撑杆体端的所述绳索的一游离端与一孔塞相连接,该孔塞可与所述通孔相配合;
设于所述绳索张紧支座的所述绳索的一游离端与所述手柄转块相连接。
上述的软舱加载系统中,设于所述手柄转块与所述绳索张紧支座之间的所述绳索上套设有套管;当所述孔塞与所述通孔相配合,且所述孔塞的端面与所述支撑杆体相接触时,所述支撑柱与所述软舱的底部相接触,此时连接于所述孔塞和手柄转块之间的绳索被完全拉直,当需要向所述软舱内注水时,用力转动所述手柄转块,连接于所述手柄转块端的绳索被拉动,此时连接于所述绳索另一端的孔塞受到拉力,孔塞则从软舱开孔中脱落;由于软舱的开孔在水面以下,水会自动进入软舱内,从而实现软舱的加载。
上述的软舱加载系统中,所述绳索张紧支座的端面上设有3个所述支撑柱;该3个所述支撑柱沿所述绳索张紧支座的周向可为均匀布置。
上述的软舱加载系统中,所述支撑杆体设于所述绳索张紧支座的中部。
上述的软舱加载系统中,所述手柄转块与手柄基座旋转连接。
上述的软舱加载系统中,所述手柄转块与手柄基座可通过销钉相连接,从而可使所述手柄转块以所述销钉为转轴进行旋转。
上述的软舱加载系统中,所述绳索可为钢丝绳。
上述的软舱加载系统中,所述软舱加载系统具体可包括2个软舱、2个绳索张紧支座和2个手柄转块。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减少手工操作带来的振动而影响模式试验精度,提高了模型试验的可靠性。
2、可精确控制压载水量的压载量,实现任意状态下的打开与闭合动作,降低了试验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3、本机构设计紧凑、重量轻且为常规材料制作,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深水平台软舱加载系统的绳索张紧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深水平台软舱加载系统的软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深水平台软舱加载系统的软舱的仰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深水平台软舱加载系统中的软舱与绳索张紧支座相配合时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深水平台软舱加载系统中的软舱与绳索张紧支座相配合时的左视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深水平台软舱加载系统中的软舱与绳索张紧支座相配合时的右视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深水平台软舱加载系统中手柄转块与手柄基座的分解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深水平台软舱加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如下:1,5绳索张紧支座、2,6孔塞、3,7钢丝绳、4,8套管、9软舱1号分舱、10软舱2号分舱、11,15手柄转块、12,16手柄基座、13,14销钉、16,17通孔、18,19支撑柱、20,21支撑杆体、22,23轴向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68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钢CPC纠偏在线声光报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降血脂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