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棋盘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6754.1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0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骆运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运章 |
主分类号: | A63F3/02 | 分类号: | A63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棋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棋类游戏的用具,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进行如围棋、五子棋等多种棋类游戏的含有棋子的多功能棋盘。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各种棋类游戏的棋子和棋盘通常都是分离的。例如,围棋、五子棋、黑白棋、井字棋等的棋具,都包括具有纵横交叉的线条的棋盘,独立的黑色棋子和白色棋子。根据棋类的不同,棋盘可能是19×19路的,也可以由较少的线条构成,棋子的个数则一般以可布满棋盘为宜。
由于棋子和棋盘分离,经常发生棋子丢失的现象,当棋子过少时,棋具就无法使用。同时,由于下棋过程中,棋子被摆放在棋盘上,棋盘必须保持水平放置,下棋过程中棋盘不能移动,下棋中途暂停时,棋局易因棋子受外力影响发生偏移而无法继续。当需要将棋盘挂起讲解时,只能使用特制的磁性棋子和棋盘,棋具通用性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棋盘,将棋盘和棋子结合成一体,便于使用、携带,且可在非水平的场合或者移动的车辆上使用。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棋盘,包括棋盘本体和棋子,所述棋子按设定棋盘大小排列成行,每一所述棋子外形为三棱柱,对应三棱柱的两个三角形底面的中心位置设有穿孔,三个侧面分别为黑子面、白子面和无子面,每一面上均画有十字形的棋格线,棋子经穿设在穿孔中的支承杆连接成行,每一行的棋子底面相邻布置,相邻棋子间具有间隙,所述支承杆的两端分别与棋盘本体的两侧面固定连接。
上文中,棋子的设置根据所设定棋类而定,通常,标准棋盘可设置19行棋子,每行棋子为19个,该棋盘可用于包括标准大小的围棋在内的各种采用黑白两种棋子的棋类游戏。根据需要,也可以设置15×15、13×13或者其它大小的棋盘。使用时,用手指拨动穿设在支撑杆上的棋子进行游戏,将无子面拨到顶面,整体呈空白棋盘状,此后,拨动需要下棋位置的棋子,使黑子面或白子面向上即可,如遇吃子,则将该位置的棋子重新拨回空子面。一般地,支承杆可以是圆杆,对应的穿孔为圆孔;也可以采用如六边形的支撑杆和穿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一所述棋子中,在与无子面相对的侧棱内侧固定有一铁棒,另两个侧棱内侧设有平衡条;所述棋盘本体内对应棋子下部与支承杆平行设置有滑条,所述滑条上设有与一行棋子长度对应的磁条,所述滑条与棋盘本体滑动连接。
采用该优选技术方案,可实现棋盘快速复位。将滑条从棋盘一端移向另一端,由于磁条对铁条的吸引力,棋子的铁条所在棱转向下方,相对的无子面朝上显示,完成复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滑条一端固定连接有拨动块,棋盘本体一侧面上对应该拨动块的位置开有滑槽,拨动块外端延伸至所述滑槽外侧。以方便复位操作。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棋盘本体上对应各行棋子的一端滑动连接有闸栏,所述闸栏上对应各支承杆设有纵向延伸的开孔,所述支承杆穿过开孔与棋盘本体连接。
当需要暂停游戏时,向棋子侧移动闸栏,把棋子挤压到一端,并下压闸栏使其与棋盘本体卡固定位,棋子受压后因摩擦力作用而不会发生移动,使棋局得以保留。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棋盘本体由底座、夹层和顶盖构成,所述支承杆两端固定连接在夹层上。安装时,滑条装在底座上,支承杆和棋子装在夹层上部,顶盖装在顶部并可用螺丝固定,安装方便。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创造性地将棋盘和棋子构成一体结构,并且,棋子由支承杆穿设定位,携带方便,不会散落或丢失棋子。
2.传统的围棋、黑白棋、五子棋等,在游戏完结后需要重新收拾棋子,才能进行下一次的游戏,费时费力,本发明可以设置复位机构,能一次快速复位棋盘,从而不需等待即可进行新一次游戏。
3.传统的围棋等需要携带两个棋盒和一个棋盘,出行不便,且在游戏过程中不能移动棋盘,在移动的交通工具上也难以使用,本发明携带方便,不限定使用时棋盘角度且可随时移动,并且具有暂停功能,特别适应出游时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棋子只画少量示意);
图2是图1的立体示意图(棋子只画少量示意);
图3是棋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棋子的侧视示意图(去除端盖);
图5是图1的爆炸示意图。
其中:1、棋盘本体;2、棋子;3、穿孔;4、铁棒;5、平衡条;6、拨动块;7、滑条;8、底座;9、夹层;10、顶盖;11、支承杆;12、闸栏。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运章,未经骆运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67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