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性转换充电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5855.7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0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甘辉煌;邱庆丰;林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润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800 山东省枣***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性 转换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器,尤其涉及一种极性转换充电器。
背景技术
当今充电设备端口极性没有统一,各生产厂家按自己的方式生产的充电设备有的极性相同、有的极性相反。而市场上的充电器输出端口极性固定,当充电器输出端口极性与充电设备相同时可正常充电,当充电器输出端口极性与充电设备相反时不能正常充电,甚至将充电器和充电设备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论充电设备极性如何,充电器能自动检测充电设备极性,同时调整输出端口极性与充电设备相同,正常给充电设备充电的极性转换充电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极性转换充电器,其中包括:交流输入端、电源转换电路、检测控制单元、极性转换电路、充电设备、输出端口,其特点在于:市电通过交流输入端连接到电源转换电路,电源转换电路在连接极性转换电路,极性转换电路连接输出端口,输出端口连接充电设备,检测控制单元同时连接输出端口和极性转换电路,电源转换电路端口二与NC端二、NO端二相连接,电源转换电路端口一与NO端一、NC端一相连接,继电器COM端一与输出端口一相连接,继电器COM端二与输出端口二相连接,输出端口与充电设备相连接。
根据所述的极性转换充电器,其特点在于:所述极性转换电路为一双刀双掷继电器。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不论充电设备极性如何,充电器能自动检测充电设备极性,同时调整输出端口极性与充电设备相同,正常给充电设备充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电路示意图。
附图中
1、电源转换电路;2、交流输入端;3、检测控制单元;4、极性转换电 路;5、充电设备;6、输出端口;7、电源转换电路端口一;8、电源转换电路端口二;9、NO端一;10、NC端一;11、NO端二;12、NC端二;13、线圈端一;14、继电器;15、线圈端二;16、COM端一;17、COM端二;18、输出端口一;19、输出端口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极性转换充电器,如图1、图2所示,其中包括:交流输入端2、电源转换电路1、检测控制单元3、极性转换电路4、充电设备5、输出端口6,市电通过交流输入端2连接到电源转换电路1,电源转换电路1在连接极性转换电路4,极性转换电路4连接输出端口6,输出端口6连接充电设备5,检测控制单元3同时连接输出端口6和极性转换电路4,电源转换电路端口二8与NC端二12、NO端二11相连接,电源转换电路端口一7与NO端一9、NC端一10相连接,继电器COM端一16与输出端口一18相连接,继电器COM端二17与输出端口二19相连接,输出端口6与充电设备5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极性转换电路4为一双刀双掷继电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电源转换电路端口二8与NC端二12、NO端二11相连接,电源转换电路端口一7与NO端一9、NC端一10相连接,继电器COM端一16与输出端口一18相连接,继电器COM端二17与输出端口二19相连接,输出端口6与充电设备5相连接,电源转换电路端口二8输出极性为正,电源转换电路端口一7输出极性为负,当检测到输出端口一18为正、输出端口二19为负时,检测控制单元3给线圈端一13、线圈端二15之间一个低电平,继电器14处于释放状态,则继电器COM端一16与电源转换电路端口二8相连接,继电器COM端一16极性为正,继电器COM端二17与电源转换电路端口一7相连接,继电器COM端二17极性为负。当检测到输出端口一18为负、输出端口二19为正时,检测控制单元3给线圈端一13、线圈端二15之间一个高电平,继电器14处于吸合状态,则继电器COM端一16与电源转换电路端口一7相连接,继电器COM端一16极性为负,继电器COM端二17与电源转换电路端口二8相连接,继电器COM端二17极性为负正。这样就实现了充电器输出极性与充电设备极性一致的功能。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不论充电设备极性如何,充电器能自动检测充电设备极性,同时调整输出端口极性与充电设备相同,正常给充电设备充电。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润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润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58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 下一篇:散热式非金属电能计量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