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上的电磁安全保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5231.5 | 申请日: | 201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4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徐再忠;双华;屠永其;芦伟荣;顾军;吴春荣;计小红;徐洪生;徐晨宇;陈晓东;朱雪林;吕凤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汾湖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B66B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521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电磁 安全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上使用的安全保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在电梯失速时的安全保护装置,属于电梯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梯作为高层建筑的一种垂直交通工具,与人们生活工作密切相关,一旦出现故障,可能会发生乘客被困,坠落等危险事故。随着电梯技术的发展,电梯的安全性逐步提高,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仍然会出现电梯故障以及非人为因素的安全事故,例如:在电梯正常行驶的情况下出现失速,意外启动等。这些意外会严重威胁到乘客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通常,电梯的底部都会有安装有缓冲器,以防止电梯坠落时对轿厢的冲击破坏,但是,缓冲器一般都安装在轿厢的底部或者井道的底部,这只能作为安全防护的最后一道程序,在电梯失速下降的过程中,乘客会出现惊慌,而且,缓冲器只能对一定失速范围内的故事进行补救,如果电梯失速过大或者是高层建筑中的电梯故事,缓冲器所能起到的保护作用非常有限。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稳妥可靠的电梯安全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上的电磁安全保护装置,可以防止轿厢在失速下降或者失速上升时为电梯提供保护,使轿厢停止运动,保护乘客的安全。
具体地说,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梯上的电磁安全保护装置,包括轿厢、滑动部件、固定部件,供电系统、开启模块、中央处理单元、测速系统,其特征是:轿厢的两侧各安装有一个滑动部件,滑动部件的另一端嵌入固定部件,固定部件沿井道安装于井道两侧,截面为凹槽形,滑动部件嵌入固定部件的部分上安装有滑轮,滑轮与固定部件内壁接触;滑动部件中安装有水平的内线圈,固定部件中安装有水平的外线圈,外线圈的两端伸出固定部件并沿着电梯井道布置后进入另一侧的固定部件,外线圈4缠绕井道排列;供电系统可以向内线圈和外线圈提供直流电;中央处理单元与开启模块、测速系统和供电系统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电磁安全保护装置是这样工作的:
首先,当电梯出现失速运动时,开启模块发出启动命令至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控制供电系统向内线圈和外线圈提供直流电。上述的开启模块可以是手动开启装置,也可以是自动控制装置,例如,当检测到电梯失速运动时,自动控制装置立即向中央处理单元发出指令。
供电系统在接收到中央处理单元的指令后,开始分别向内线圈和外线圈提供直流电。由于线圈中存在电流之后,内线圈和外线圈上都会形成磁场。两个磁场之间形成的磁力方向应该与电梯的运行方向相反。例如,当电梯失速下降时,使外线圈形成的磁场的N级向下,内线圈形成的磁场的N级向上,如图4所示,两个磁场之间形成的磁力方向由向上,与电梯的运行方向相反,可以使电梯逐渐减小下降速度。相似地,当电梯失速上升的时候,使外线圈形成的磁场的N级向下,内线圈形成的磁场的N级向下,这样,两个磁场之间形成的磁力方向向下,与电梯的运行方向相反,可以使电梯逐渐减小上升速度。
如图5所示,测速系统将电梯当前的速度方向和速度大小送至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可以对供电系统发出指令,使供电系统对供电的电流、电压进行调整,以对电梯的运行速度进行精确的控制。
上述的中央处理单元可以采用公知的微处理芯片,例如,ARM处理器。
电梯测速仪日本三和SE-9000M电梯转速表。
供电系统采用可调功率的直流电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电磁安全保护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电磁安全保护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电磁安全保护装置的局部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电磁安全保护装置的正视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电磁安全保护装置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其中,1是轿厢;2是滑动部件;3是固定部件;4是外线圈;5是内线圈;6是滑轮;7是中央处理单元;8是开启模块;9是测速系统;10是供电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汾湖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汾湖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52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