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适应调制编码AMC的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4749.7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5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裴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赵爱军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调制 编码 amc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AMC,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的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长期演进(LTE)代表了在蜂窝技术的主要进展并且是在作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和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自然演进的蜂窝3G服务中前进的下一步。LTE提供最高达50兆比特每秒(Mbps)的上行链路速度和最高达100Mbps的下行链路速度,并为蜂窝网络带来许多技术上的益处。LTE被设计为满足在下一个十年中对高速数据和媒体传输以及高容量语音支持的载体需求。带宽可在1.25MHz至20MHz范围内伸缩,这迎合了具有不同带宽分配的不同网络运营商的需求,而且也允许载体在给定的带宽上提供更多的数据和语音服务。LTE包括高速数据,多媒体点播和多媒体广播服务。
LTE物理层(PHY)采用了一些对于蜂窝应用而言新颖的先进技术。这其中包括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数据传输。另外,LTE PHY在下行链路(DL)上使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A)并在上行链路(UL)上使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
LTE会通过使用自适应调制编码(AMC)技术来根据信道情况的变化而改变调制,码率的模式。在使用AMC技术的系统里,处于有利位置的用户,例如接近基站的用户可使用高阶调制和高码率(例如64QAM、较大的数据块尺寸),而处于不利位置的用户,例如远离基站的用户其调制阶数和码率则要小一些(例如QPSK、较小的数据块尺寸)。AMC技术主要可以使得基站能充分利用无线资源、UE能自动地适应信道状况。
通常AMC方案中的外环基于如下设计,参见图1所示:
基站测量上行信道的信道质量以此来映射对应的内环MCS (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数据传输调制编码方案)。与实际信道最佳MCSTarget之间相差固定偏移量外环△MCS,△MCS与实际无线环境相关,而与具体测量信道质量无关;然后将△MCS初始化为0,根据收到的ACK/NACK来对△MCS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满足指定误帧率的约束。
因此,现有技术中,通信系统会采取内环加外环的方法来确定当前无线信道质量的传输的调制方式,而内环就是来自于基站系统对无线信道质量的检测,而外环来自于误帧率(即设定一个目标的误帧率10%,一旦误帧率高于这个门限,那么对应的调制方式就会降低,以减少误帧的存在)。
对于上述算法来讲,基于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说所有无线子帧的传输情况大体一样。但是,存在一些特殊的情况,即由于UE自身的性能,(或者由于基站侧对于某种特殊配置下的子帧解调性能较差)在某些带有周期上报复用信息的时候,对应的子帧就会相比其它子帧性能有所改变。例如,总共10个子帧,每个1ms,每次UE发送信息的时候,假设总会在2号子帧解调失败,即2号子帧误帧率为100%,而其他子帧没有错误,即为0%。那么在这种情况下,10个子帧的平均误帧率为10%,满足设定的门限要求。此时,一旦其它子帧再有稍微的误帧,那么所有子帧的整体性能都会下降。另外,有的时候不是复用信息而是子帧比较特殊的存在方式。比如连续调度时,UE性能较好;非连续调度时,UE性能较差。所以UE的性能与距离基站的距离有关系,这样就会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
根据上述情况,如果想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只采用传统的内环加外环的方法是不能解决提高系统整体性能的问题,而对于该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的方法与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内环加外环的方法是不能解决提高系统整体性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的方法,并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自适应调制编码AMC的方法,该方法是对当前信道的全部子帧进行分类,对应不同的分类标准分别获取第一子帧,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测量上行信道质量获取AMC的编码方式和内环码率;通过CRC校验获取所述AMC的第一外环码率调整量;获取所述第一子帧的第二外环码率调整量;以及根据所述编码方式、所述内环码率、所述第一外环码率调整量以及所述第二外环码率调整量对所述第一子帧以及与所述第一子帧类别相同的子帧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帧的获取方法包括:确定所述全部子帧的第一分类标准,对所述全部子帧进行分类;设定对应所述第一分类标准的误帧容忍范围;获取误帧率超出所述误帧容忍范围的子帧为所述第一子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47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