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衬塑复合钢管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4349.6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3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晏邦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贝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08 | 分类号: | B32B1/08;B32B15/08;B32B37/06;B32B37/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1133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钢管 生产 方法 及其 工装 | ||
1.衬塑复合钢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外壁设置有一层热熔胶的塑料管(3)穿入钢管(1);
B、将塑料管(3)两端密封,并向塑料管(3)内通入压缩空气,使得塑料管(3)外壁与钢管(1)内壁贴紧;
C、采用感应加热圈(2)对钢管(1)进行加热,直至塑料管(3)上的热熔胶融化并粘接在钢管(1)内壁上,在对钢管(1)进行加热的同时向塑料管(3)内喷入水雾;
D、完成对整个钢管(1)加热后,使钢管(1)与塑料管(3)充分冷却后排出压缩空气,完成生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塑复合钢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利用充气密封夹具和带有安全阀(513)的排气密封夹具将塑料管(3)两端密封,通过充气密封夹具向塑料管(3)内通入压缩空气,并设置安全阀(513)的自动开启压力值,使塑料管(3)内的气体压力保持在0.05~0.15MPa。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衬塑复合钢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完成对整个钢管(1)加热后,停止向塑料管(3)内喷入水雾,继续对塑料管(3)内通入压缩空气并维持塑料管(3)内的压力10~30秒,然后喷水冷却钢管(1)。
4.用于生产衬塑复合钢管的生产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塑料管(3)两端分别密封的充气密封夹具和排气密封夹具,所述充气密封夹具上设置有用于向塑料管(3)内喷入水雾的喷雾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生产衬塑复合钢管的生产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钢管(1)两端的工艺套(6),工艺套(6)的内径与塑料管(3)的外径相匹配,充气密封夹具和排气密封夹具分别对工艺套(6)内的塑料管(3)伸出端进行密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生产衬塑复合钢管的生产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密封夹具包括右支撑筒(401),右支撑筒(401)上套装有右橡胶密封圈(402),在右支撑筒(401)的一端设置有右外端盖(403),另一端设置有右内端盖(404),所述右外端盖(403)、右内端盖(404)将右橡胶密封圈(402)的两端与右支撑筒(401)固定在一起,在右支撑筒(401)与右橡胶密封圈(402)中部相对应的位置开有右通气孔(405),在右外端盖(403)上固定有充气连接件(406),充气连接件(406)一端设置有右连接杆(407),右连接杆(407)依次穿过右外端盖(403)、右支撑筒(401)、右内端盖(404),所述右连接杆(407)的外表面、右支撑筒(401)的内表面以及右外端盖(403)的内表面、右内端盖(404)的内表面围成封闭的右密封空腔(408),所述充气连接件(406)上设置有右密封充气接口(409)和充气接口(410),还包括用于连通右密封充气接口(409)与右密封空腔(408)的右密封气体通道(411),以及连通充气接口(410)与塑料管(3)内腔的充气通道(41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生产衬塑复合钢管的生产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结构包括设置在充气连接件(406)上的进水接口(413),以及连通进水接口(413)与充气通道(412)的进水通道(41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生产衬塑复合钢管的生产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414)与充气通道(412)的连接处的形状为间距小于1mm的环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贝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贝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434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宽谱全光开关
- 下一篇:体感压力信号采集与还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