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感器接入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210184050.0 | 申请日: | 201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7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谢美;任晓东;匡尚超;肖青;刘越;赵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感器 接入 检测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感器接入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在进行传感器接入检测时,终端会主动通过各接口发送查询报文,如果收到正确的应答,则可以确定有传感器接入。一般的,终端会定时通过各接口发送查询报文,来检测是否有传感器接入,即可以通过定时轮询各接口的方式来检测是否有传感器接入。
例如,如图1所示,在进行传感器接入检测时,针对每个接口,终端可以发送查询报文,如果收到传感器回应,则判断有传感器接入,如果没有收到传感器回应,则可以延时一段时间,继续发送查询报文,来检测是否有传感器接入。
目前的终端定时轮询接口来检测是否有传感器接入的方案,需要进行定时时长的设置。设置的定时时长过长,则使得终端不能及时检测到接入的传感器,导致传感器接入检测的时效性较差。而如果设置的定时时长过短,则会导致终端频繁地进行轮询,对终端的耗电量较高,且会占用较多的系统资源,造成系统资源的浪费。例如,假设终端有10个接口,则每隔一段时间就须将10个接口轮询一遍。如果轮询频繁,会导致终端电量的大量耗费和系统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传感器接入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用于保证传感器接入检测的实时性,并降低检测耗费的电量和系统资源。
一种传感器接入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根据传感器通信协议接收传感器发送的连接请求;
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连接请求,确定所述传感器接入成功。
一种传感器接入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传感器确定自身执行了复位操作;
传感器根据传感器通信协议向终端发送所述连接请求,指示终端根据所述连接请求确定传感器接入成功。
一种传感器接入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传感器和终端,其中:
所述传感器,用于确定自身执行了复位操作,根据传感器通信协议向终端发送所述连接请求;
所述终端,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发送的连接请求,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连接请求,确定所述传感器接入成功。
一种传感器接入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根据传感器通信协议接收传感器发送的连接请求;
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连接请求,确定所述传感器接入成功。
一种传感器接入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传感器执行了复位操作;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传感器通信协议向终端发送所述连接请求,指示终端根据所述连接请求确定传感器接入成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针对现有技术中终端定时发送查询请求来探测是否存在传感器接入,存在的传感器接入检测的实时性难以得到保证,检测耗费的电量高和系统资源占用多的问题,本发明提出,可以由传感器主动通过传感器通信协议向终端发送连接请求,终端通过接收到的连接请求来判断传感器接入成功,从而避免由终端来探测是否存在传感器接入时,定时时间过长会导致传感器接入检测的实时性难以得到保证,定时时间过短会导致检测耗费的电量高和系统资源占用多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传感器接入检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传感器接入检测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传感器接入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传感器接入检测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传感器接入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传感器接入检测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传感器接入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中由终端定时发送查询请求来探测是否存在传感器接入,存在的定时时间长短难以确定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可以由传感器主动通过传感器通信协议向终端发送连接请求,使得终端侧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连接请求确定存在传感器接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进行传感器接入检测时存在的时效性较差和耗电较高的问题。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各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案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40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