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机电控升降机在审
申请号: | 201210183373.8 | 申请日: | 201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1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苗继春;朱建军;李清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唐浩电力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9/00 | 分类号: | B66B9/00;B66B11/00;B66B5/24;B66B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田磊 |
地址: | 100055 北京市西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机 升降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机电控升降机。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作为当今新型能源产业之一,其发展规模突飞猛进,目前全国范围内已具有风力发电机组数以万计,并仍然具有快速发展势头。而在此种情况下,如何保障数量巨大的风电机组正常运转,则成为了十分重要的问题。为了保障风电机组的正常运转,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过专门培训、年青健壮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正常的维护和保养。
在维护和保养的过程中,每进行一次正常维护往往需要上下往返几次,而如果是风电机组检修则往返的次数会更多,由于风力发电机组塔筒的高度均在50米以上,且在检修工作中,检修人员不仅要自己爬上高塔,还需要把检修用的工具和零部件背上高塔,其劳动强度之大绝非常人能够承受。
不仅如此,风力发电机组的技术含量相当高,需要经过专门培训、维修经验丰富的专门技术人员才能进行维护和维修,如果按一台机组每十天维护一次,每个技术人员每个工作日能维护两台机组,为了维护这上万台风电机组正常运转,那么就需要万名以上的技术人员,但是风电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培养出这么多的年青力壮、技术水平高的人才来,从发电的成本来看,用人越多其成本就会越高,因此减轻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使每个技术人员在对风电机组进行维护时自动升塔,节省他们的体力,才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风电的成本。
除了减轻人力消耗的需要,另一方面,当风电机组需要更换重量较大的零部件时,依靠人员将零部件背上塔顶是不现实的,这时就需要用设在风机机体尾部的吊钩向上提,而此时上部的人员要打开机体尾部的窗门,站在窗口进行作业,此种工作的危险系数很大,极易发生人身安全事故。并且由于风机均安装在风速迅猛地区,有时瞬时风速达到25m/s,很容易将吊装零部件吹成与水平线成约45度角,无法顺利的向上运送检测工具和零部件。
综上所述,开发一种不受外界影响,电梯式载人载物自动升降升降机就成了一个刻不容缓课题。
目前在市场上,为了解决这一课题,不少公司和科研人员也进行了不少的探索,研制出一些产品,其中使用率最高的是“助爬器”。顾名思义,“助爬器”就是帮助人攀爬的一种机器,在实际使用中,“助爬器”最大的缺点是没有使人脱离开攀爬,而且存在以下缺点:一是人机需要配合,配合不好人员就会处于被动;二是速度慢效率低,“助爬器”的爬升速度恒定,控制操作系统相对单一,无法最大限度提升工作效率;三是安全系数低,在攀爬中,一但人机设有很好的配合,人员就有出危险的可能;四是当作业人员出现精神疲劳,在攀爬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造成人身安全事故,致使安全系数降低;五是当风机需要更换部件时,需要人员负重攀爬;六是造价高,相对于“助爬器”的简单功用和结构,其相对高昂的造价成本的投入产出比例相对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机电控升降机,以解决目前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风机电控升降机,包括支撑框架、安全锁、提升机和控制系统,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固定梁、导向槽、升降机导轨和篮筐,固定梁设于支撑框架顶部,所述导向槽竖直设于支撑框架侧面,支撑框架底部设有弹簧缓冲器,所述支撑框架侧面设有人工扶梯;所述篮筐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与导向槽相配合的上升降机导向轮和下升降机导向轮;所述篮筐下方设有配电箱;所述固定梁和篮筐间设有工作钢丝绳、辅助导向钢丝绳和安全锁钢丝绳,工作钢丝绳末端与提升机相连接,安全锁设于篮筐上方的安全锁钢丝绳上,包括导向控制轮、三角形控制导板和绳索基板,绳索基板设于安全锁钢丝绳上,下部设有联接基座,中部设有主控制片和随动控制片;所述主控制片和随动控制片上设有与安全锁钢丝绳紧密配合的钢丝绳锁夹一和钢丝绳锁夹二,所述三角形控制导板和主控制片通过方形控制轴相连接,方形控制轴通过双联扭簧与随动控制片相连接;所述导向控制轮与三角形控制导板顶端相连接,导向控制轮上连接有与工作钢丝绳相配合的联接板,联接板末端设有钢丝绳控制套,所述三角形控制导板中部设有角度控制导向套;所述绳索基板顶部设有钢丝绳导向毂。
所述提升机设于篮筐下方,所述提升机包括基座、底盖和顶盖,基座和底盖之间设有通过轴承安装的主承载轮,基座和底盖之间设有互相啮合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主承载轮上设有与工作钢丝绳相配合的钢丝绳传动轮;所述基座上部右侧设有入绳管,基座中部右侧设有通过螺栓固定的分绳器,基座下部右侧设有出绳管;所述基座与分绳器相对一侧设有左压绳轮机构、右压绳轮机构和钢丝绳护绳圈,所述左压绳轮机构和右压绳轮机构通过拉簧和调整杆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唐浩电力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唐浩电力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33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