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杜仲剥皮后再生新皮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82395.2 申请日: 2012-06-05
公开(公告)号: CN102657041A 公开(公告)日: 2012-09-12
发明(设计)人: 杜红岩;孙志强;杜兰英;傅建敏;朱高浦;刘攀峰;张悦;朱景乐;刘梦培;李福海;周道顺 申请(专利权)人: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主分类号: A01G7/06 分类号: A01G7/06;A01N43/90;A01P21/00
代理公司: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代理人: 杨妙琴
地址: 450003 ***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促进 杜仲 剥皮 再生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杜仲剥皮后再生皮形成的方法,特别是一种促进杜仲剥皮后再生新皮的方法。杜仲树皮经过环剥后,还可以再生新的树皮,新的树皮结构及药用成分与原来的基本相同,实践证明,采用正确的剥皮方法,选择适宜的剥皮时间,能有效提高新皮再生率。

背景技术: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是中国特有的名贵经济树种,在我国亚热带至暖温带的二十七个省(区、市)均有栽培。杜仲皮是我国特产的名贵中药材和重要的出口创汇物资,具有强筋骨、补肝肾、久服轻身耐老等作用,为中药上品。杜仲为工业、医药、食品保健等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珍贵资源,也是古生稀有植物。历来常用的杜仲剥皮技术,是将杜仲树皮按需要全部剥下,杜仲林随后死去;另一种方法是剥取杜仲2/3的树皮,但增产效果不明显,人们很少应用。究其主要原因,是剥皮方法在理论与实践中还不完善,人们在剥皮保树操作过程中,不知道要保护好剥皮树的形成层细胞组织,因而破坏了树的形成层细胞组织所致。传统的杜仲剥皮方法严重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阻碍了经济发展。

自古以来杜仲生产周期长,十五年以上才伐树剥皮,一次性利用;即所谓的“杀鸡取卵”。近年来国内有关专家通过多种措施来提高杜仲产皮量,缩短利用周期,取得了较大进展。杜仲剥皮后存在再生皮生长缓慢,皮薄售价低,药效低等现象,不利于杜仲早期利用。我国北方较干旱,杜仲剥皮后容易失水而死亡;南方多雨,剥皮后易形成霉变,使杜仲剥皮后不容易再生,继而整株树死亡,造成了我国珍贵杜仲资源的极大浪费。

申请人通过多年的系统研究,研究出杜仲剥皮后促进再生皮形成的新方法,为杜仲的可持续利用打下良好基础。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杜仲剥皮后再生新皮的方法,实践证明,采用正确的剥皮方法,选择适宜的剥皮时期,能有效提高新皮再生率。杜仲树在剥皮操作过程中,为了促进再生皮生长,采取科学的措施,补充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以促进杜仲树剥皮后剥面愈合和再生新皮快速生长。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促进杜仲剥皮后再生新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配制营养素:营养素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6-苄氨基腺嘌呤15~40份, 赤霉素15~40份,吲哚-3-乙酸10~30份,维生素B5~15份,维生素B12 5~20份,将上述重量份的原料加工成粉末状营养素待用,使用时,先将粉末状营养素用75%酒精溶解,每10g粉末状营养素加酒精50ml,再用纯净水配制成浓度为30mg/kg~500mg/kg的营养素水溶液; 

第二步、环剥时间:主干剥皮在每年的5月上旬到8月下旬,剥皮时间选择阴天,晴天则在下午4点以后进行,每年可全部剥皮一次;

第三步、环剥方法:首先用锋利的芽接刀或电工刀在选剥皮树段上、下两端横割一圈,剥皮树段长度2~300cm,然后在两横刀之间垂直纵割一刀,刀口深度以能割断树皮又不伤木质部为准,最后从纵横刀口交接处用刀柄撬起树皮,左右均匀撕剥,将树皮剥掉,手和工具切忌碰到剥面,确保剥面卫生; 

第四步、剥面的保护:剥皮后,向剥皮后的剥面上均匀喷施一层第一步中配制的营养素水溶液,然后迅速用塑料薄膜进行包扎,保持剥面的湿度,环剥部位上部要紧包扎,以免日后下雨渗水,下部稍松,30~40天后解开塑料薄膜。

本发明营养素中的赤霉素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用于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早成熟;6-苄氨基腺嘌呤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细胞分裂,促进非分化组织分化,提高抗伤害能力;吲哚-3-乙酸能刺激形成层的细胞分裂,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促进木质部、韧皮部细胞分化,调节愈伤组织的形态建成,伤口愈合快;维生素B2和维生素B12的用途是营养增补剂,促进发育和细胞的再生,预防再生皮溃疡腐烂。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以下选择两种方法为对照1 和对照2,把本发明的方法与其它两种方法对比,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对照1的步骤与本发明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剥皮后,向剥皮后的剥面上均匀喷施一层水,然后迅速用塑料薄膜进行包扎,保持剥面的湿度,环剥部位上部要紧包扎,以免日后下雨渗水,下部稍松,30~40天后解开塑料薄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未经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23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